活字印刷术没有在中国普及的原因

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 , 欢迎关注@九州铮史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
众所周知 ,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这项颠覆性的科技发明 , 最早是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毕昇在传统印刷术的基础上 , 经过长期的实践思考和研究探索 , 最终突破性提出的伟大创举 。
活字印刷术没有在中国普及的原因

文章插图
毕昇
然而 , 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项听起来就很牛掰的古代“黑科技” , 按说应该在中国得到迅速的普及推广 , 进而带动古代印刷业和文化传播的一次大跃进才对 。令人遗憾的是 , 活字印刷术自其诞生之日到清代末年的近千年时间内 , 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而当这项技术400年后传入欧洲之时 , 一位名叫约翰内斯·古腾堡的德国人将其演变成了铅活字印刷术 , 随即在欧洲很快得以传播开来 , 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 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大踏步发展 。
我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会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活字印刷术这一瑰宝最终“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呢?
毕昇与他的活字印刷术
早期的印刷方法主要就是靠雕刻模板 , 要印刷一部书籍 , 那么就得雕刻无数个模板 , 这样的方法存在着肉眼可见的麻烦和低效 , 还非常浪费 。首先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其次雕刻出来的大批书版存放起来尤为不便;第三就是在整个雕版中 , 如果出现错字就非常不容易更正 , 甚至可能整版作废;第四所刻的模板只能用以印刷限定的书籍 , 不能作为他用 。
根据沈括著作《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里记载:“板印书籍 , 唐人尚未盛为之 ,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 以后典籍 , 皆为板本 。庆历中 , 有布衣毕升 , 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 , 薄如钱唇 , 每字为一印 , 火烧令坚 。”
活字印刷术没有在中国普及的原因

文章插图
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毕昇最早是杭州书肆的一名刻工 , 专门从事雕版印刷 , 熟悉并精通雕版技术 。但是 , 长期从事这种枯燥、低效的工作 , 想必毕昇的内心是非常纠结和苦恼的 。因此 , 他一边工作 , 一边不断地思索着更好的办法 。有一天 , 他突然灵机一动 , 思路豁然开朗:何不把每个字刻成单独的一个模板呢?这样一来 , 就可以随机组合字模 , 想印刷什么就灵活将字模排成版进行印刷 , 岂不既省时、省力还不浪费吗!
公元1041-1048年期间 , 毕昇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 最后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 , 逐步独辟蹊径的实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办法 。
刚开始的时候 , 毕昇用密度较硬的木头切割、打磨、雕刻成统一规格大小的单字模 , 一个字一个模 。排版时就用一块铁板 , 并在铁板的四周围一个铁质的框架 , 然后在铁框内放上些许松香、蜡和纸灰等混合物 , 接着将提前刻好的“活”字摆放进去 , 最后用文火烘烤使混合物熔化与活字模块粘结为一体 , 然后趁着混合物还没有完全变硬 , 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压使字面平整 , 如此一来 , 一个活字组成的印刷底板就成型了 。待整个印刷底板内的融化物变硬之后 , 便可以涂上墨进行印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