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后 , 我眯着眼坐在庆源水街的路亭里 , 阳光从高耸的千年银杏滤下来 , 恍惚 , 迷离 , 投在潺潺的溪水里 , 宛如幻境 。
类似庆源村的船形村落 , 还有王氏卜居在思口的漳村 , 全村有八大石缸 , 却没有一口水井 。船形的村落忌讳挖井 , 一旦挖井就寓意村运漏了 。而船形的漳村 , 扬帆的桅杆是村中的香樟树 。
漳村宛如风烛残年的祠堂 , 始终衔接着村中王姓宗族的记忆 。南宋末年 , 自王寿泗从浙源卜居漳村 , 先后出仕三十多位 , 有十位文士著作传世 。其中 , 乾隆时官至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的王友亮 , 给村庄增添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 他有《双佩斋文集》《骈体文》等十三卷著作 , 并收入《四库全书》 。而录自漳村王氏宗祠的联文——“经济文章 , 曾幸广乡崇世祀;孝友信义 , 早从大宋著芳声”——应是漳村历史文化的最好注脚 。
五
古时 , “建立村庄之际 , 乃依堪舆家之言 , 择最吉星缠之下而筑之 , 谓可永世和顺也 。”婺源人朱熹如是说 。
有业内人士曾对《中国风水》一书作过统计 , 明清时期有风水名家二十六人 , 婺源籍就占了九人 。其中 , 游朝宗、游克敬、江仕从等不仅名声在外 , 婺源许多村落的卜居他们也功不可没 。
事实亦是如此 。
在徽州六邑之一的婺源 , 先人选址建村 , 主要就是选山择水 。首选的地方必然依山傍水 , 或者是面水临山 , 有了山有了水 , 村庄就有了来龙与去脉 。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 而婺源人从选址到建村都把风水贯穿了活动的各个过程 , 因而趋吉避凶也就成了人们“卜居”的终极目标 。
风水学中“山厚人肥 , 山瘦人饥;山清人秀 , 山浊人迷;山驻人宁 , 山走人离;山勇人勇 , 山缩人痴;山顺人孝 , 山逆人亏”等对山形吉凶的评判 , 就成了理想村落的选址标准 。而对水的选择 , 除了有财富的象征意义之外 , 想必是出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
往往 , 在婺源每一个聚族而居的村庄 , 谱牒上都记载有他们始祖卜居吉地而后家族兴旺的过程 。比如据《婺南云川王氏世谱》记载:唐季 , 始祖太中大夫王云“视此地山柔而秀 , 水深而长 , 气象风土有非寻常者比 , 因卜居焉” 。又如《清华胡氏统谱》中记述:唐文德元年(888)夏 , 始祖散骑常侍胡学“侍父曈公游婺源通灵(元)观炷香 , 道经清华 , 见其地址清溪外抱 , 形若环璧 , 群峰叠起 , 势嶂参天 , 曰:住此 , 后世子孙必有兴者 。遂由古歙黄(篁)墩而徙居焉” 。再如江湾汪口“背负龙脉镇山为屏 , 左右砂山秀色可餐 , 前置朝案呼应相随 , 正面临水环抱多情 , 南向而立富贵大吉” 。(《汪口村志》)还有 , 紫阳镇符竹村是唐末时歙县篁墩的郑思敬建村 , 因“地势低洼狭长 , 远望如竹筏浮于水面” 。含义永不沉没 , 后改名符祝村 。而大唐后裔李德鸾 , 他在严田村“占得从田之签 , 以严治家” 。高砂乡的星堂村 , 则是宋代进士胡仲君故里 , “观其山 , 云峰峙其南 , 星峰峙其北;观基水 , 自北而南过围墙由东而出 , 可谓山环水复” 。
推荐阅读
- 冬天在室外蒸包子不回缩不塌陷 蒸包子怎样发面包子不塌而松软
- 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2016
- 电脑里的bug,电脑bug
- 百家姓不是赵钱孙李吗现在怎么变王了
- 男宝宝好听大气名字推荐
- 全国985和211学校名单一览表
- 那些最经典的手机广告语,你想忘都忘不了的广告语
- 由姓起源和来历 由姓起源:以名为氏的名字
- 加减乘除的来历和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