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童年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七 )


1894年 , 因生意经营不善 , 爱因斯坦一家从慕尼黑迁往意大利 , 只留了爱因斯坦在慕尼黑读中学 。按部就班的话 , 爱因斯坦尚需三年时间才能读完中学 , 但该年年底(12月29日) , 爱因斯坦就从家庭医生——恰好是塔耳玫的哥哥——处弄到了一纸医生证明 , 以“健康原因”退了学[注9] 。爱因斯坦并且还得到了路特波德中学一位老师的“推荐信” , 对他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给予了赞许 。就这样 , 爱因斯坦“辍学”离开了路特波德中学 , 赴意大利与家人团聚 (这么大的事自作主张 , 幸亏他父母不是什么“虎妈”、“狼爸” , 否则焉有宁日) 。不久之后 , 爱因斯坦申请放弃德国国籍 , 并于1896年1月28日获得了批准[注10] 。
关于爱因斯坦的童年 , 大致就写到这里 。本文——及拟在未来一段时间撰写的有关爱因斯坦的若干其他文章——是随笔 , 也可以算读书笔记 , 可归入我“自创”的所谓“理科书话”之中 。既是随笔 , 自然不会——也不必——面面俱到 。事实上 , 有关爱因斯坦的文献汗牛充栋 , 面面俱到别说办不到 , 哪怕能办到 , 也势必包含太多已被别人重复过太多遍的东西 , 不如只拣一些我想写的方面来写 , 其中起码会有一些——且希望所占的比例并不小——是不太容易从普通读物里读到的 。这是本文——以及我的所有随笔类文字——在内容取舍上的基本原则 。
作为本文的尾声 , 我们来欣赏一幅爱因斯坦在路特波德中学的集体照——摄于1890年 。爱因斯坦站在第一排右数第三 , 是相片上唯一面带微笑的小孩 。

爱因斯坦的童年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文章插图


【爱因斯坦的童年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注释
1. “十一时半”常被转述成“11时30分”或“11:30” , 不过对于熟悉精度概念的人来说 , 这种转述是有些别扭的 。因为当一个“物理量”的数值不带误差时 , 精度往往由最后一个数字来体现 , 因此“11时30分”或“11:30”意味着精度是“分” , 误差只能在“分”的量级 , 而“十一时半”是以“半小时”为单位 , 误差可以大得多——比方说完全可以是“11:18”或“11:43”等等 。
2. 确切地说 , 字面上所载的是“以色列宗教”(israelitischer Religion) , 那是犹太教的前身 。不过 , 爱因斯坦的父母其实并不信犹太教——也不信别的宗教 。爱因斯坦在晚年自述里曾表示:“我是完全不信宗教的(犹太人)父母的儿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所受的宗教影响是来自他的远房亲戚及学校 。
3. “爱因斯坦最后女伴”(Einstein's last significant other)的说法源自爱因斯坦文献专家艾丽丝卡拉普莱斯(Alice Calaprice)等人编撰的An Einstein Encyclopedia (《爱因斯坦百科全书》) 。“significant other”常被中译为“爱人”(比如中文维基百科就如是对应)或“情人” , 但中文“爱人”所具有的“配偶”之意 , 及“情人”所具有的暧昧之意跟爱因斯坦与范托娃的关系有所不同(前者完全不符 , 后者过于夸大) , 故改译为“女伴” 。
4. 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父母为何会因“犹太味”太重而放弃一个名字?我不得而知 。猜测一下的话 , 也许是因上文所说的 , 直到爱因斯坦出生前不久的1871年 , 犹太人在德国所受的歧视仍相当显著 , 故而也许习惯性地不愿太容易被人从名字上识别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