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之内功心法,拿去练! 易筋经心法( 三 )


1.《易筋经》每势皆为桩功,不可理解为动功,现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错误,就是把很多姿势当作动功来练,喜爱易筋经的朋友可以通过站桩的体会得到印证 。
2.每一桩势皆分为左势与右势,以足为准,左足在前练的是左侧经筋,为左势;右足在前练的是右侧经筋,为右势 。即使正立的各桩势也分为左势与右势 。仔细观察古传的图示,就能发现每势双足都不平齐,正立桩势的双足前后相差三寸许 。
3.《易筋经》各桩势的共同要点是头领身松 。头领,用头领周身,站桩时,意念不用身体各部位的支撑力支撑周身,而是用头之领劲把全身领起,领劲要达足跟,整个身体仿佛吊起来一样 。身松,身体要放松,自然下坠,不用支撑力,只有放松得好,头领之劲才能到达足跟 。所以站桩时要反复检查身体各部,看是否有用支撑力的地方,要及时放松下来 。头领时隔肌最容易紧张,放松心口窝使隔肌放松,周身也容易放松,重心自然下降 。总之,头领使精神提起,身松使重心下坠,二者一上一下的对立统一,使经筋处于激发状态 。加强经脉通导性 。
4.心要宁静而深邃,无思无为,寂然不动 。多读《老子道德经》能提高自己的心境,此为易筋经之心法 。
第一节 手三阳桩势
手三阳经皆循行于上肢外侧,其中手阳明经在上,手太阳经在下,手少阳经在中间 。
手阳明经生向前之真力,手太阳经生向左右开之真力,手少阳经生向下之真力 。
1.韦驮献杵第一势——手阳明经筋(经脉)
桩势要领:如图1,左势双足立定外八字,夹角成90度,左足在右足前方三寸许,双肘与肩同高,双手心斜向相对,约成60度角,左手比右手向前三寸许 。站桩时背要裹圆,内腰脊要直 。头领身松,目视前方 。右势反之 。
经筋(经脉)循行:手阳明经筋(经脉)分布于食指、臂的外侧前缘、肩前肩胛及面颊 。初站此桩,首先是肩前和上臂前缘酸麻热胀,常练自然消失,渐会感到手阳明经筋(经脉)循行部位有通畅之感,并且掌上生出向前之真力 。
2.韦驮献杵第二势——手太阳经筋(经脉)
桩势要领:如图2,右势,双足并拢成外八字,右足比左足向前三寸许 。上身前倾30度左右,头正,目平视、双臂侧平举,掌心向上 。注意:身体倾时不可弯腰凸背,腰脊要直,是以髋关节为轴前倾上身的 。
经筋(经脉)循行:手太阳经筋分布于手小指、臂的外侧后缘、耳周围及面颊 。初站此桩,肩后侧、上臂后侧会出现酸麻热胀等现象,久站自然消失,随后出现通畅轻快之感,双掌生出向左右开的真力 。
3.韦驮献杵第三势一手少阳经筋(经脉)
桩势要领:如图3,右势丁八步,右足比左足前三寸许,双臂前平伸,双手心向内(向自己的颈部),指尖向上,注意腰背要直 。
经筋(经脉)循行:手少阳经筋分布于无名指、臂的外侧中间(介于手阳明和手太阳经筋之间)、肩上颈侧与面颊两侧 。初站桩,肩上端易酸胀,久之自然消失 。劲到一定程度,手少阳经筋循行部会出现通畅轻快之感,随之掌上生出向下之真力 。
第二节 手三阴桩势
手三阴经循行在上肢内侧,其中手太阴经循行于上肢上缘,手少阴经循行于上肢下缘,手厥阴经循行于上肢中间 。手太阴经生向后之真力,手少阴经生相合之真力,手厥阴经生向上之真力 。
1.九鬼拔马刀势——手太阴经筋(经脉)
桩势要领:如图4,此为左势,左足在右足前三寸许,右手置于头后,掌心向后,拇指侧在上;左手置于背后,拇指侧在下,掌心向前(向自身),腰脊要直,头面向左上方 。注意:双肘向后背,不可松懈向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