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六 )


应试失败 , 干谒不顺 , 杜甫只有献赋的一条路了 。751年40岁的杜甫第一次献赋 , 并成功赢得皇帝的注意 , 杜甫顺利进入吏部待选 。没有权贵的帮助 , 此时的玄宗皇帝只顾饮酒作乐 , 杜甫并没有接到工作的安排 。
杜甫在四年之后又一次献赋 , 命运在这一次献赋后出现了转机,天宝十四载(755),杜甫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录取通知,可通知书上赫然写着的“河西县尉”几个大字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要知道,749年,好友高适就是通过了“有道科”的特别考试,被任命为封丘县尉的,却也嫌弃该职“拜迎官长心欲碎,鞭答黎庶令人悲”,在任上三年弃职而去 。按理说,县尉是个肥差,负责敛税等事务,这对于已经入不敷出的杜甫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此时的杜甫在长安近十年的生活 , 饱尝人间冷暖 , 他的目光在光阴间已经“从庙堂投向了民间,从权贵投向了百姓” 。他接受不了这个职位 。
好在唐代制度允许被任命者次调剂权利,在“不拜河西尉”后,杜甫被改任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上 。是负责看管兵甲器杖、管理仓库的从八品小官 。44岁的杜甫此时到长安求职已近十年,这个不起眼的小官在职期间将拥有250亩土地、年收入134斛谷物,月收入2960文钱,有两名仆人,专用马匹,赚得已经足够一家十几口人的开销了 。
命运好像是故意在磨砺杜甫 , 给他不一般的经历 , 才能使他顿悟人生 , 看清人间百态 , 写出千古流芳的作品 。有些经历可能是“诗圣”“史诗”达成前必要的经历吧 , 但是对杜甫个人而言真是有些残酷 。十年奔波苦,不情愿却又只能无奈接受,他自嘲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刚刚安顿好工作 , 他就会老家接妻儿 , 却在进门的一刻得知小儿子被饿死 , 再回到长安时 , 又赶上安史之乱 , 不得不又一次颠沛流离 。


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形势图
755年 , 安禄山起兵造反 , 当时杜甫正在休冬至假期 , 他回家接妻儿 , 当叛军打到潼关时 , 杜甫携家从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北迁至白水(今陕西白水县)投靠担任县尉的舅舅崔颈 。不久潼关也失守 , 附近的白水形势危急 , 没有办法 , 杜甫只能带着家人走上流亡之路,成为兵荒马乱众多难民中的一员 。比起青年时的风流漫游,拖家带口的旅途对杜甫来说充满危机, 这时的杜甫备受疾病困扰,身体不复当年勇,出发时还骑着牲口,半路牲口被抢,杜甫只得背着大包小包步行,被到蓬蒿坑里,好在表侄发现他掉队,往回骑了十里路才找着 。表侄让他骑上马,一手牵着缀绳,一手拿着刀,紧赶慢赶,两人才和前方亲人相聚 。从关中平原踏人黄土高原,“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他们继续向北,六月底暂居相对安全的羌村 。
新皇李享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即位,杜甫听说后 , 稍事安顿家小后,就上路了 。去灵武要北上延州(今延安) , 刚出芦子关 , 杜甫就遇上叛军 , 被抓到长安 。由于官太小 , 他得以待在长安 , 可以自由活动 , 官阶大一些的被送往洛阳 , 比如王维 。在的长安 , 杜甫目睹战乱带来的破坏 , 《哀王孙》《哀江头》如实记录战争给长安带来的伤害 。


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