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五 )


746年 , 35岁的杜甫带着“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到长安找工作 。当时的唐朝 , 读书人要想做官 , 只有三条路:应试、干谒、献赋 。初到长安 , 杜甫就要去上流社会走动 , 建立关系 , 要想做官 , 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著名的《饮中八仙歌》就是写于此时 。


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唐朝长安 , 想象图
747年杜甫参加制举考试 , 制举是由皇帝单独下诏 , 临时举行的不定期考试 , 针对有特长的考生 。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 中选后立即授官 。也许命运就要安排杜甫经历苦难的一生 , 那么困苦就从这次考试开始 。这次考试不是由皇帝亲自主持 , 而是当朝宰相李林甫主持 。考试前后正是李林甫作为幕后黑手陷害一批良臣之际,他生怕考卷中会有人借机申诉,做贼心虚,从一开始就没想让制举顺利举行 。这次的科目临时改为“诗、赋、论”,对“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的杜甫而.言实在是送上门的机会 。结果事与愿违 , 杜甫又落第了 , 不仅是杜甫 ,  “无一及第者” 。李林甫用一个皇帝新衣式的谎言-一天下人才已经尽在朝中,民间再无志士一一迎合了唐玄宗虚荣的心理 。杜甫的应试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杜甫事后回忆:“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钩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饮中八仙歌》


应试失败后 , 杜甫把希望放在干谒之路上 , 放眼大唐,这是一种成熟的求职渠道,诗人们通过创作干谒诗进行自荐进而获得推举 。王勃、孟浩然就是以干谒诗进入仕途 。为了理想他不得不向权贵们低头 , 干谒的对象有汝阳王;韦济,以文辞扬名,宰相韦嗣立之子;, 张增,驸马都尉;鲜于仲通 , 官京兆尹 , 奸相杨国忠的好友;哥舒翰 , 大将军;有些金句就是出自这些干谒诗中:“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老骥思干里,饥鹰待一呼”。身体上卑躬屈节,心灵上不堪折磨 , 结果带来的却是十年干谒未果 。
古人云:“长安居,大不易 。对于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的杜甫来说 , 更不易!前五年他居无定所 , 五年后他才在长安城南杜陵定居下来 , 开始自称“少陵野老” 。“寄食友朋”,是他窘困之时得以维系生活的重要方式 。他在长安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 。陪他们诗酒宴游,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 。有时杜甫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只好像贫民一样依靠领取政府的救济粮来维持生活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余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醉时歌》)
杜甫封神之作,杜甫最有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长期的居无定所和营养不良,更是让他染上了一系列诸如牙疾、足疾、眼暗、耳聋、身体偏枯等等并发症,“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久病成医,杜甫在住所,开辟了药圃,“种药扶衰病” 。除了药物治疗,他还采取针灸、食疗等方法来调理身体 。卖药继而被他发展成了维持都市生存的副业,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让杜甫饱尝辛酸 。杜甫在长安找不到好工作,却无奈过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让诗人自己也禁不住感叹:“君不见空墙日色昏,此老无声泪垂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