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末的一个黄昏,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军傅作义部防守的古都北平 。这时,北平城内的一间屋子里,几个北京大学的语言学家却在为一本小字典的编写工作激烈地讨论着 。魏建功与《新华字典》最早提出编字典构想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魏建功 。他曾师从语言学大师钱玄同 。面对白话文工具书缺失的情况,他心里早就有了一个想法:编纂一部“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实用”的新字典 。1950年8月1日,辞书机构正式成立,魏建功任社长,这个机构被定名为“新华辞书社”,未来的小字典就叫《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的初版编写历经三个春秋,于1953年12月面世 。这一版《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中国第一本完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商务新1版出版之日就是修订之日,《新华字典》第二版修订计划也很快提上日程 。有人提出,把它的出版工作交给老牌的工具书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来完成 。1957年,新修订的《新华字典》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个版本被称为“商务新1版” 。从编纂之日起,《新华字典》就蕴集了一种文化理想:为民族文化的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 。“小字典大学者”一直是《新华字典》的特色 。在它的背后,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王力、吕叔湘、金克木、周祖谟……周恩来总理1970年,《新华字典》的修订还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注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新华字典》的修订发行工作被迫中断 。1970年春天中小学开学时,全国各地的教师、学生深感辞书奇缺,基础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指示重新启动《新华字典》的修订 。1970年11月,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修改汇报,和大家一起研究修改条目长达三个多小时 。最早,修订组列出的修改意见多达四百多处,周恩来总理提出:除了一些反动、封建、迷信的必须要改之外,其余内容不必大改,最后只修改了六十四处 。1971年6月,这一版《新华字典》创下了发行量超过一亿册的纪录,这在当时是一个奇迹 。1971年出版的《新华字典》诞生近七十年来,《新华字典》一共经历了十二次修订 。2016年,由于全球发行量达到五亿六千七百万本,《新华字典》荣获“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了一个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这是二十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字典部部长陆尔奎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入思考后发出的呐喊 。1915年,由陆尔奎主编的《辞源》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大型综合性词典 。1915年编纂完成的《辞源》第一版为了编纂《辞源》,陆尔奎用时八年,“罗书十余万卷”,却因积劳成疾、目力受损,导致双目失明 。但正是从这时起,出版中外语文辞书,成为了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 。2015年1月20日,一位古稀老人因主编一本词典接受了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亲自授予的国家最高勋章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 。在中国,懂的人不超过一百位,是名副其实的小语种 。然而,为了编纂这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车洪才却花费了36年心血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如今,商务印书馆是世界上出版语种最多的出版社之一 。翻开一本辞典,仿佛开启了一段时光隧道,每个词条都经过了时间的千锤百炼,凝聚了无数编者的心血 。一百多年前,《辞源》的首创者陆尔奎发出了“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的呐喊,一代代辞书编者,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用毕生的心血,写就了一个个辞书传奇 。
推荐阅读
- 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有哪些 粗纤维食物有哪些
- 赵州桥建于哪个朝代,有多少年历史?
- 牛郎星属于哪个星座,在织女星的什么方向?
- 雪天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雪天开车需要注意什么
- 豆蔻是多少岁?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雅称
- 中国五大宜居城市评选名单 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是哪个
- 标准车位尺寸是多少,如何设计车位?
- 红秋葵与黄秋葵有什么区别?怎么做好吃?
- 高等数学中几种导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