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 , “以乐景写哀”也是有的 。王夫之(1619—1692)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其哀乐 。知此 , 则‘影静千官里 , 心苏七校前’ , 与‘唯有终南山色在 , 晴明依旧满长安’ , 情之深浅宏隘见矣 。况孟郊之乍笑而心迷、香啼而魂丧者乎?”[14]2在《诗广传》中 , 王夫之又说:“往伐 , 悲也;来归 , 愉也 , 往而咏杨柳之依依 , 来而叹雨雪之霏霏 , 善用其情者 , 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15]6对于王夫之的这种说法 , 诗论界的意见并不统一 , 多人撰文提出过质疑 。其中是非 , 姑不深论 。不争的是 , 所谓“以哀景写乐 , 以乐景写哀”是通过“反衬+转折”的手法来实现的 , 读者能够通过转折前后的对比领会到诗家的意图 。由于七绝篇幅短小 , “起承转合”只能一次 , 不可能有两次转折 。就《凉州词》来说 , 诗中有一次明显的转折 , 即“羌笛何须怨杨柳” , 此句在全诗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 这意味着诗的前两句应该是铺排或递进的 , 从而共同为第三句的转折作铺垫 , 也就是说前两句应该是同写哀景 , 而不可能是由乐转哀 。
其实 , 即使抛开各种考量 , 单就视觉冲击力而言 , “黄沙直上”也不输于“黄河远上” 。“黄河远上”是壮美 , 在黄河中下游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黄沙直上”是奇异 , 这是只属于塞外的异域景象 。对于关内的唐人来说 , “黄沙直上”可能更加引人入胜 , 也更令人震撼 。
四、“黄沙”是边塞诗的高频词
边塞诗的基调就是哀怨的 , 边塞诗中的景色也总是萧索的 。遍观边塞诗 , 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凄凉 。“陇山风落叶 , 陇雁泪寒天 。”(沈佺期《陇头水》句)“寒云随阵落 , 寒日傍城没 。”(常建《塞上曲》句)“渺渺戍烟孤 , 茫茫塞草枯 。”(刘长卿《平蕃曲》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句)“黄沙连海路无尘 , 边草长枯不见春 。”(杜牧《游边》句)即使是“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句)貌似唯美的景象 , 其实也透着寒意 。
意气风发 , 无处不美;愁肠百结 , 万物皆灰 。比如雪花、明月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般都是美好的事物 , 但在戍人边客的眼中却都是灰色的 , 在边塞诗人的笔下也都充满着离愁别恨 。李白诗曰:“五月天山雪 , 无花只有寒 。”岑参也说:“塞花飘客泪 , 边柳挂乡愁 。”雪格外寒 , 月也很冷:“凄凄还切切 , 戍客多离别 。何处最伤心 , 关山见秋月 。”(长孙佐辅《关山月》)“若为教作辽西梦 , 月冷如丁风似刀 。”(徐凝《莫愁曲》)边塞的月色为什么如此瘆人?因为戍卒们是在“刀头望明月”(常建《塞上曲》句) 。
边塞诗中有很多高频的意象性词汇 , 比如:白草 , 黄沙 , 大漠 , 归雁 , 羌笛 , 胡笳 , 孤城 , 蓟门 , 关山月 , 玉门关……人们一看到这些词儿 , 就会联想到边塞 。“虏云连白草 , 汉月到黄沙 。”(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句)“玉门关城迥且孤 , 黄沙万里白草枯 。”(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句)“白草山头日初没 , 黄沙戍下悲歌发 。”(郎士元《塞上曲》句)“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在边塞诗中 , “黄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 。就王之涣《凉州词》的意境而言 , “黄沙”显然要比“黄河”更适合 。虽然“黄河”在边塞诗中出现的频率也不算少 , 但它通常只具地标性 , 而不具有意象性 。比如杜甫:“汉使黄河远 , 凉州白麦枯 。”常建:“黄河直北千余里 , 冤气苍茫成黑云 。”“凉州”等边塞到底有多远?通过“黄河”这个无人不知的地理坐标 , 想象起来就容易多了 。
推荐阅读
- 宋金战争之黄天荡之战 黄天荡之战
- 投资型公司的设立条件是什么 成立投资公司
- 古代给屋子降温的装置叫什么
- 孙策是怎么死的,项羽孙策李世民什么时候死的
- 美联储最新降息0.5%
- 广州50家五星级酒店汇总 广州五星级酒店
- 开发全球最大萤石伴生矿金石资源
- 塑料瓶的提手别随便扔了 饮料瓶提手
- 柠檬打开后如何保存,柠檬切开后在冰箱里能保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