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永乐大典到底在哪里,永乐大典到底在哪】2020年,两册《永乐大典》现身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仅仅只花了11分钟的时间,这两册《永乐大典》就以5000欧元的起拍价被叫卖到812万欧元,并最终以这个价格被神秘买家买走 。
这个价格令人咋舌,为何零册的《永乐大典》就如此昂贵呢?原因之一是这部中国古代的最大类书辑录了很多中国历史上可能已经失传的文献,殊为难得;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类书的正本已经下落不明,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不完整的副本,使得其更为珍贵 。
难道,有人用其他版本取代了正本,那么,正本究竟去了哪里?
文章插图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就想修纂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 。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
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共22937卷,成书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好似一个巨大宝箱,把中国历代文化牢牢护好 。而以图书内容说,《永乐大典》更是价值连城,它不仅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末的各类儒家正统典籍,在图书内容的选择上,更尽显广阔的胸怀 。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甚至戏曲等“杂学”,《永乐大典》也照单全收,从来不作一丝一毫删改,认认真真誊抄进去 。
大典修成一百多年后,到了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世宗十分喜爱《永乐大典》,案头常置数册供随时翻阅 。
文章插图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文楼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皇帝命人抢运《永乐大典》,一夜之中竟为此事3次下达谕旨,足见他对这部类书的高度重视 。
生怕《永乐大典》被毁的嘉靖帝,也就做出了重录《永乐大典》的决定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下令让徐阶、高拱、张居正监督抄书生109人重抄一部,严格按照永乐正本的册式行款摹写,每人每天按规定誊抄3页,每册录毕,于册后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等衔名,以示职责 。
也正是在重录版《永乐大典》完成后,原版的《永乐大典》,也就从此下落不明 。不过在当时,这事儿除了被当做谈资外,也没怎么被关注:一个重录版,就足以让多少人仰望了 。
文章插图
随着明清易代,重录版的《永乐大典》,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厄运 。先是在清代“康乾盛世”时,这被保存在翰林院,理论上应无比完整的《永乐大典》,就已经散失了两千四百二十二卷 。随着清王朝的越发腐败,鸦片战争爆发前,珍贵的《永乐大典》,更被各级官员夹带私货,偷偷带回家收藏 。甚至市面上,都出现了高价售卖的《永乐大典》散卷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 。有些士兵觉得这些书籍体积大,比较结实,竟拿它们当了砖头,有的用作马槽,还有的用于修工事或铺路 。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散落世界各地 。
推荐阅读
- 顿号分号逗号区别
- 孔子祖籍的地方在哪里,孔子的祖籍应该在哪里
- 9种水果别放冰箱,放冰箱的水果有哪几种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全诗,关于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诗句
- 常说的一公分是多少厘米,人们常说的1公分是多少厘米
- 孟子日课147讲,孟子日课105讲
- 三峡之巅诗橙奉节红
- 二氧化碳灭火器几年检测一次,二氧化碳灭火器充气多久换一次
- 写给抗疫一线的老师的一封信,写给抗疫一线的老师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