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律诗的平仄格式上讲,诗中最后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以此句中的“胜”字只能读平声,不能是去声 。袁子让《字学元元》卷七《古人押用之例》中说:“后唐宋人祖此,皆有押用,或平押仄,或仄押平……‘胜’读如升,如‘见人忘却道胜常’,‘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也 。”他明确指出,这个“胜”读平声,不读去声 。
文章插图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韩愈像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唐诗注释对这首诗中的“胜”的处理情况 。目前只有个别注释者注明这个“胜”字要读平声,绝大多数注释本都没有注音 。为什么大部分都不注音呢?我推测其中原因,不外两种:一是知道“胜”在上下文中本来读平声,也知道“胜”不能作“超过,胜过”讲,只是为了照顾今天的读音习惯,把本该读平声的“胜”读成了去声;二是不知道“胜”在上下文中要读平声,误把“胜”理解为“超过,胜过”了 。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唐诗注释者们对“绝胜烟柳满皇都”所作的串讲,就知道许多注释者其实不知道诗中的“胜”字要读平声,而是误把它理解为“超过,胜过”了 。
那么此句中的“胜”字该作何解?有人把“胜”理解为“胜过”,把这一句的意思解释为:“完全胜过那京城满是浓郁的烟柳的时节的景象 。”这是不妥的,因为“胜”作“胜过”之义讲的时候要读去声,而不读平声 。由此,“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完全能配得上那烟柳浓郁满皇都的景象” 。
“胜”的基本涵义是“力能承受,能承担”,在上下文中可以理解为相称,相当 。比如《国语·晋语四》:“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 。”韦昭注:“胜,当为称 。中不称貌,情貌相违 。”又如《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注:“仍见其家挠角干也 。挠角干者,其材宜调,调乃三体相胜,有似于为杨柳之箕 。”音义:“相胜,音升,任也 。一本作称,尺证反 。”再比如《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副,则怒而降祸 。”“胜”有“相称,相当”和“胜过”的意思 。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把“绝胜烟柳满皇都”理解为“完全胜过了那京城满是烟柳浓郁的景象”,比起理解为“完全配得上那京城满是烟柳时的景象”,更能凸显韩愈对初春时节雨中长安景色的赞美 。我们认为,应该把文学作品中词句的语义和词句所反映的文学形象分辨开,文学形象的正确分析,理应建立于对文学作品的词句的正确理解之上 。词句的语义具有客观性 。“诗无达诂”不是一个科学命题,不能作为胡乱解释词句语义的护身符;至于文学形象,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加深理解,但不要信马由缰,要不离其宗 。从语言上讲,韩愈诗中“胜”读平声,作“配得上,比得上”讲;不读去声,不作“超过,胜过”讲,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 。
也许还有人会辩解说,古代的诗歌押韵有这样一条规律:“读从平声,义从去声” 。这是说,当一个字出现“两声各义”现象时,诗人既要表达思想感情,又要照顾到上下文中押韵的和谐,可以采用这个有异读的字的A声调,而取B声调的字义来押韵;或者采用B声调,而取A声调的字义来押韵 。所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可以取它的平声读法,而取去声的意义“超过,胜过” 。
应该说,古代诗歌的押韵确实存在着“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样一条规律,但是更主要的押韵规律是:当一个字“两声各义”时,常常是读A调时取A调的字义,读B调时取B调的字义 。这里有一个原则,理解上下文中某字的字义,首先应该音义结合 。只有碰到上下文中押A调,而按照A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B调的字义来理解;或者押B调,而按照B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A调的字义来理解 。也就是说,“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一条规律是在“读从平声,义从平声”或“读从去声,义从去声”的规律不起作用时,才发挥效能,是对例外的一种解释 。目前看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字,按照它读平声时的字义“配得上,比得上”讲完全能讲通,何必要取读去声时的字义“超过,胜过”来理解呢?
推荐阅读
-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不回家,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5天不回家
- 中国节能环保新闻 中国节能环保网
- 凿栗暴是什么意思
- 跑者核心训练平板撑
- 百姓的由来,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由来
- 杭州新西湖十景有哪些
- 棉麻布料会不会起皱,棉麻窗帘布料清洗后要变形
- 中超新力量 中超开始了吗
- 走路比站着消耗热量吗,夏天运动为什么要比冬天消耗热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