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黄米粥的做法 女人梦见黄黄的小米粥


滴水成冰的日子 , 假如踏着风雪夜归,回到家里,最暖胃的,莫过于一盏滚烫的热粥 。


国人吃粥的历史,远远早于吃馍的历史 。石磨发明之前,人们收割的小麦只能够粒食 , 而无法粉食 。但是,古人那个时候就已经喝粥,据说“黄帝始烹谷为粥”(《周书》) 。《礼记》也记载,“仲秋养衰老,行麋粥饮食 。”所谓“麋”,《释名》解释,“煮米使麋烂也 。”北魏孝文帝有一则关于喝粥的故事,载于《后魏书》之中 。“文明太后崩 , 孝文五日不食”,冯太后过世,孝文帝悲伤过度,五天粒米未进 。手下大臣杨椿进言:“圣人之礼,毁不灭性 。纵陛下欲自贤于万代,其若宗庙何?”---您想效法孝子贤孙的做法,可是也得考虑考虑江山社稷呀---“帝感其言,乃一进粥” 。听人劝 , 喝盏粥,估计此刻孝文帝所喝已经不是“粒食”时代的麦粥了,因为石磨在汉代已经普遍推广 。有了石磨 , 粗涩的麦粥不但就此翻篇儿,中国人的主食随之也开启了花样翻新的时代 。


喝粥似乎不分南北 。走在北京的街头,粥铺子不少 , 可是,好粥并不多见,因为他们熬粥所用的米不行 。且莫说没有大同赛黄金一样的“东方亮”小米,就连“沁州黄”也赶不上 。老北京们更时兴喝棒子面儿粥 。街头巷口的粥铺子,安着清一色的白茬儿桌凳,服务员统一穿着蓝布印花裤褂 。棒子面儿粥装在大茶壶里,由服务员们提着,穿梭于顾客间,挨桌给人们免费添粥 。喝棒子面儿粥,吃茴香馅儿的褡裢火烧,再就一口辣咸菜丝儿 , 这顿饭让老街坊们评价 , 就两个字儿---舒坦!


南方人喝粥 , 自然是大米粥,粥里往往又搁一些别的东西 。以广东人而言,喝粥可以概括为:荤素搭配 。举凡猪肚鱼片虾蟹瘦肉皮蛋鸡柳诸物 , 尽可以拿来,与热粥配伍 。广东早茶热卖的艇zai粥,一碗粥包括了生鱼片烧鸭丝蛋丝花生鱿鱼 。而专为讨口彩而来的状元及第粥,则有猪肝猪腰猪心猪大肠瘦肉老姜,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碗地道的猪杂粥 。与北方人所喜闻乐见的小米粥相比,这种粥因为长时间熬制 , 虽具粥形,实则更接近于古人记载的“饘粥” 。“饘”,专言稠粥 。《庄子》里写颜回,回答老师“胡不仕乎(为什么不做官)”,答曰:“回有负郭之田五十亩,足以供饘粥 。”可见,“饘粥之供” , 一路支撑着颜回甘守清贫 。


如果细究广东粥的内容,堪与古籍记载的古代的“糁”相似---“糁:取牛、羊、豚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 , 合以为饵煎之”(《礼记》)---米多肉少,慢慢熬煮,直至成“糁”---这不是古代的“状元及第粥” , 又该是什么!


和北京人广东人理论喝粥,大同人一点儿也不落下风 。因为,大同的“东方亮”小米 , 足以给大同人长脸 。坐锅开水,放入黄澄澄的小米 , 略微熬一熬,粥面上就会浮起一层油一样的粥皮 。这是只有“大同粥”才会有的“结晶”,也是最养人最暖胃的香粥 。窗外飘着雪花的时辰,有这么一碗热腾腾的米粥下肚,做梦都会是甜的 。


除了怡人的小米粥 , 大同人还特别喜欢炝锅稀饭 。黄湛湛的小米粥 , 加入土豆 , 熬的绵软 , 再调入炝过锅的葱花儿和贼贼面(“贼贼”这两个字实在不知怎么写,只好以此对付) 。米香、葱花儿香、贼贼苗儿香 , 给原本朴实的小米粥,忽然平添了一种原野间的青草香 , 萦绕舌尖、挥之不去 。原来,当地人俗称的贼贼面儿,学名叫做细叶葱、细叶韭,又被人们叫做贼麻花,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内蒙古一带的坡地草地上 。拿它炝锅,入粥,实在是无上妙品 。


大同曾经是北魏的建都之地,前述《后魏书》所载孝文帝食粥一事,不能不令人遐想---他当时“乃一进粥”之粥 , 该会是什么粥?色如金面的小米粥,还是充满“原野风”的炝锅稀饭?


进入腊月,嘴馋的孩子们就会盼着喝腊八粥 。腊八这天喝粥 , 南北皆然,此俗一般说是缘于宋 。吴自牧《梦粱录》:“此月八日,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这是腊八粥又叫做“佛粥”的缘由 。腊八粥究竟那五味,吴自牧语焉不详 。倒是周密的《武林旧事》,给出了宋代腊八粥的内容:“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核桃、松子之类干果做腊八粥,现在也常见 。可是,用小蘑菇(乳蕈)做腊八粥,而今似乎不多见 。这么多好东西熬煮一锅 , “供佛”确实也说得过去 。


只是,一喝腊八粥,人添一寿,岁过一载---唯有岁月不回头!

【腊八黄米粥的做法 女人梦见黄黄的小米粥】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