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星期日 21:54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 。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 。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 , 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 , 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 , 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 , 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 。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象是劝客,又象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 , 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 ,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 , 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 。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 , 用节日的醉酒 , 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 , 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象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 , 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 , 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 。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 , 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 。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 , 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 。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 。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 。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 。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 。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
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薇2 。
尘世难逢开口笑3,菊花须插满头归4 。
但将酩酊5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6 。
全部注释 1.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
齐山:今安徽省贵池县 。
2.翠薇:指山 。
菊花:此暗用典故 。
3.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 , 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 , 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
4.菊花句:《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 , 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
" 5.酩酊:大醉 。
6.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
" 此诗以旷达(甚至颓废)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
起二句兴寄高远,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 。
三四句即引古名士庄周、陶潜以为解释 。
后四句直言纵饮销忧、旷达处世,不必忧生伤逝 。
据说诗中的"客"是诗人张祜 。
此诗风格既爽利俊?。?又含思凄恻 , 因而读来颇觉顿挫跌宕 , 风神摇曳 。
九日齐山登高这首是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一、表达了诗人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 , 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 ,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与感慨 。
《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 。
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 , 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 , 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 。
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
(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 。
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
二、附原文如下: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 , 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沾 同:沾)【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
【创作背景】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 , 遂作此诗 。
三、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 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 唐代诗人 。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 著有《樊川文集》 。
描写淄博齐山的诗句,一句最有名的白居易--重阳节诗词: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杜牧--重阳节诗词: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 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顾炎武--重阳节诗词: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
离怀销浊酒 , 愁眼见黄花 。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
关汉卿--重阳节诗词: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
天长雁影?。侣渖饺菔?。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
李白--重阳节诗词二首: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 , 今朝再举觞 。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
回崖沓障凌苍苍 。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
黄云万里动风色 , 白波九道流雪山 。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李东阳--重阳节诗词: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 , 远客归心正渺茫 。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赏析】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
李清照--重阳节诗词:醉花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煜(南唐)--重阳节诗词: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满阶红叶暮 。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 , 晚烟笼细雨 。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
卢照邻--重阳节诗词: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 , 归心望积风烟 。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重阳节诗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孟浩然--重阳节诗词二首: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
相望始登高 , 心随雁飞灭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
天边树若荠 , 江畔洲如月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王勃--重阳节诗词: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王缙--重阳节诗词: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 , 八月严霜草已枯 。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
王维--重阳节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韦安石--重阳节诗词: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
文森--重阳节诗词: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天祥--重阳节诗词: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
落叶何心定流水 , 黄花无主更西风 。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
辛弃疾--重阳节诗词: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夜月楼台 , 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 , 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 , 重阳节近多风雨 。
杨衡--重阳节诗词:九日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
句句读来,都是经典啊...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 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 , 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 , 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 , 今日几花开?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 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登高古诗词赏析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
夔州在长江之滨 。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
首联对起 。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 , 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
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 , 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
此诗八句皆对 。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 。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 , 决不能道者” 。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 , 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
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 。
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 , 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
“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 , 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 , 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
“猿啸哀” , 巫峡多猿,鸣声凄厉 。
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 , 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 。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 。
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
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
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5、天与秋光 , 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6、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7、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2、重九开秋节 , 得一动宸仪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3、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14、短篱残菊一枝黄 。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17、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8、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19、芙蓉金菊斗馨香 。
天气欲重阳 。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20、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螃蟹咏》...
忆王孙 秋江送别的意思和赏析,谢谢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 。
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 。
次写别后思念,融情入景,幽怨凄婉 。
②“登山”句:《楚辞·九辩》:“兮若在远行 ,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③“悲莫”句:《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 乐莫乐兮新相知 。
”④“不用”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
”⑤昔人非:苏轼《陌上花》:“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
”⑥“惟有”句: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中,有不少集古人句子而成的诗词 。
它们虽是集古人句子而成,但作者给予了新的意境,使人读来熟悉而又陌生,自有一番情趣 。
从现有文学史料看,我国最早的集句诗 , 始于晋代傅咸的《毛诗诗 》,它是集《诗经》句子而成 。
后继者不乏其人 。
著名的如宋代王安石,晚年做了许多集句诗,有达百韵者 。
文天祥以集杜诗著称,达二百首 。
集句词始于王安石 。
而后苏轼有《南乡子·集句》三首,且标出所集诗句的原作者 。
由于词是长短句,诗多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因此,集句词的数量就远不如集句诗多 。
辛弃疾的这首《忆王孙》在辛词中也是仅有的 。
从其内容看,大致也创作于他闲居江西上饶之时 。
本词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出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 。
自从宋玉写了《九辩》之后,悲伤的感情与萧瑟的秋景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抒写悲秋的感情,也成为历代文人的一大传统 。
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
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 , 也就不言而喻了 。
“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 。
“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 , 它的下句是“ 乐莫乐兮新相知 ” 。
从本句可以推知 , 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 ”,格外悲伤 。
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 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 。
“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 。
这里“登临 ”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 。
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 , 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 , 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 。
另一方面,日出日落 , 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 。
“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 》“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 。
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
“江山犹是 ”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 。
“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 ”,出自李峤《汾阴行》 。
《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 。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可见 , 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 。
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 , 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推荐阅读
-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TXT
- 带“风”的古诗词有哪十句?
- 李清照有关的诗词,要附带翻译
- 古诗100字左右鉴赏,理解
- 把《清明》这首诗改动标点变成词
- 电子喉镜检查痛苦吗 电子喉镜检查痛苦吗有无痛的吗
- 幼儿园体检都检查什么 幼儿园体检都检查什么项目多少钱
- 治腰椎间盘突出小方法 治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方剂
- 毛囊炎一般多久能好 毛囊炎一般多久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