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淡自然
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 , 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 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 , 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
2.语言质朴,明白易懂,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 。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 , 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 。”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
3.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 , 情景交融
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 , 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
陶渊明的诗歌特点?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 , 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 , 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
年幼时 , 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
孤儿寡母 , 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
”(逮钦立语)日后 , 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 , 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 , 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 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 , 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 , 任江州祭酒 。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 , 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 , 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 , 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
元兴三年 , 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 。
桓玄兵败西走 , 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
(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
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 , 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 , 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
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
但是入幕不久 , 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 。
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
这些黑暗现象 , 使他感到失望 。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 。
”遂授印去职 。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 , 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 , 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
归田之初 , 生活尚可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 桃李满堂前 。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 。
他性嗜酒,饮必醉 。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
他先醉 。
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 , 生活较为困难 。
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 , 摘我园中蔬” 。
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 。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 , 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 。
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 摘要: 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 。
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 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 。
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 , 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 。
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 。
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醇美 艺术特色 人生境界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生活背景: 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 。
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 。
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 。
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 , 在政治,有所作为 。
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
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 。
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 。
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 。
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 , 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 。
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 。
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 , 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 。
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 。
他开始身在仕途 , 心在田园了 。
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 。
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 。
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
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 。
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 。
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 。
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 , 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
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
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 。
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 。
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 。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
纷纷士女 , 趋时竞逐 。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 。
《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 , 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 , 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 。
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 , 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
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 , 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 。
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 。
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 , 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 。
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 , 衣食固具端 。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 。
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 , 但他尝试了 , 这就是很了不起的 。
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
”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
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 。
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 , 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 。
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
请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诗歌的特点一、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自然平淡是陶渊明一生不能改变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 。
他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什么瑰丽的语言,诗文没有什么曲折的结构,更没有所谓的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 , 都润进读者的心里 。
再有,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和对生活体验真切深刻 , 所以当他不雕一笔不刻一画地把它们写出来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显得做作,正如生活的本来样子 。
此前大部分诗人都关心国家大事,诗歌中也是描写的国家重大题材 。
唯独陶渊明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描写普通人的生活 , 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 。
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太平常,他们是客观物象,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
二、日常生活的诗化陶渊明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过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来表达高于世人之情 。
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饮酒”、“菊花”和“孤云”,在陶渊明的笔下都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意象 。
饮酒,唯陶渊明能识得酒中之深味,悟得人生之真谛 。
酒与他的生活、文学紧密相联 。
他的“饮酒”组诗有20首,娱情诗酒和借酒浇愁已成为陶渊明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他常以酒助成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
在陶渊明之后,饮酒赋诗成为隐士生活的重要内容,诗酒则是隐士文学的重要表征 。
如刘伶嗜酒放诞,阮籍醉酒佯狂 , 李太白“斗酒诗百篇” , 苏东坡“酒酣胸胆尚开张 ”,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时至今日,以酒排解愁怀、郁积,仍是我国乃至东方文学中人物描写的重要艺术手法 。
菊花,陶渊明爱菊,赏菊,咏菊,常以菊自况,甚至家里还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 。
他将菊花和酒结成一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 , 又促成精神的升华 。
如《饮酒?七》中:“秋菊有佳色 , ?露掇其英 。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
让人尊他为九月菊花之花神,他几乎使菊花成了自己的化身,成为我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独特意象,菊花也因而成为我国文人骚客笔下水墨丹青的“四君子”之一 。
孤云,陶渊明的一生都是孤独的 。
他那“万族各有托 , 孤云独无依”的诗句 , 就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孤云又成了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诗书画作中表达孤寂心声的重要意象 。
用李白的两句诗概括陶渊明诗歌特点一、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自然平淡是陶渊明一生不能改变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 。
他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什么瑰丽的语言,诗文没有什么曲折的结构,更没有所谓的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都润进读者的心里 。
再有,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和对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当他不雕一笔不刻一画地把它们写出来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显得做作,正如生活的本来样子 。
此前大部分诗人都关心国家大事 , 诗歌中也是描写的国家重大题材 。
唯独陶渊明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 。
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太平常,他们是客观物象,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
二、日常生活的诗化 陶渊明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 , 而是透过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 , 来表达高于世人之情 。
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饮酒”、“菊花”和“孤云”,在陶渊明的笔下都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意象 。
饮酒,唯陶渊明能识得酒中之深味,悟得人生之真谛 。
酒与他的生活、文学紧密相联 。
他的“饮酒”组诗有20首,娱情诗酒和借酒浇愁已成为陶渊明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他常以酒助成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
在陶渊明之后,饮酒赋诗成为隐士生活的重要内容 , 诗酒则是隐士文学的重要表征 。
如刘伶嗜酒放诞,阮籍醉酒佯狂,李太白“斗酒诗百篇” , 苏东坡“酒酣胸胆尚开张 ”,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时至今日 , 以酒排解愁怀、郁积 , 仍是我国乃至东方文学中人物描写的重要艺术手法 。
菊花 , 陶渊明爱菊 , 赏菊 , 咏菊,常以菊自况,甚至家里还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 。
他将菊花和酒结成一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促成精神的升华 。
如《饮酒?七》中:“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
让人尊他为九月菊花之花神,他几乎使菊花成了自己的化身,成为我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独特意象,菊花也因而成为我国文人骚客笔下水墨丹青的“四君子”之一 。
孤云 , 陶渊明的一生都是孤独的 。
他那“万族各有托 , 孤云独无依”的诗句 , 就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 孤云又成了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诗书画作中表达孤寂心声的重要意象 。
...
请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陶渊明诗歌的特点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
【分析陶渊明诗的艺术特色】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 。
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 。
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喾粗皇谷烁械酱竞裼形?。
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 。
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 , 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 。
如“蔼蔼堂前林 , 中夏贮清荫” , 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 。
“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 , 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 , 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 。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
这是只有经过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 。
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 。
困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 , 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们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 。
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
”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 。
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 。
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
2000字的论文关于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特色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 , 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
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
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实只是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 , 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 , 探索它的艺术特色 。
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
所以,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定能学习领略到我们伟大田园诗人的情怀 。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1 .情、景、事、理的交融 2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一.谈田 园诗离不开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 。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
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
如果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 。
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是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 , 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 高门钜族生活糜烂 , 老百姓食不果腹 , 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 。
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出仕做了几年小官之后,终因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们周旋而宁可还乡归隐 。
当时的诗坛上也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而陶渊明却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终达到了同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者才会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但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艺术特色 。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
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 。
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 。
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 , 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
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 色 。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 。
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 [1]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
” [2]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 。
陶诗的声吻和节奏 , 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
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 , 也没有轩昂的气象 , 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 。
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 。
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 , 生活体验真切深刻 , 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
” [3]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 。
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 , 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 。
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 。
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 。
“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 , 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 。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 , 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 , 生意盎然 。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创作:大都数田园诗都以“高远的理想与志趣;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为主要题材,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代表作至今存留一百二十五首,其中九首四言诗,一百一十六首五言诗 。
其中《归田园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 , 另有文、赋十余篇,也都成为传世之作 。
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成就 。
《归田园居》是一组清新自然的佳作,其中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推荐阅读
- 关于有霈字的诗词 霈濡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 描写雨夜悲伤的诗句有哪些?
- 飞机什么时候可以网上值机 提前多久可以网上值机
- 怎样治疗胃酸过多 怎样治疗胃炎效果最好
- 红薯长芽了还能吃吗 红薯长芽了还能烤着吃吗
- 右边脸肿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右边脸肿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吃桃子会胖吗 吃桃子会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 肝毛细线虫病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肝毛细线虫图片
- 盆底修复有必要做吗 盆底修复有必要做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