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赏析及写作背景 苏轼定风波典故

苏轼定风波典故(苏轼的定风波赏析及写作背景)1.苏轼的定风波赏析及写作背景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 , 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 , 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 , 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 ,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 , 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苏轼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 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诗文赏读】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
属于即景生情 , 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 , 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 , 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 , 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
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
徐行而又吟啸 , 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
“竹杖芒鞋轻胜马”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
前者是步行所用 , 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 , 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 。
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
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 , 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 , 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苏轼因反对新法 , 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 , 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 ,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
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
“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 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 , 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这里的“一蓑烟雨” , 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 。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 , 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 。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
词序说:“已而遂晴 , 故作此 。”七个字闲闲写下 , 却是点晴之笔 。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 。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风雨声 。”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 。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 。
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 , 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 , 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 , 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 , 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 。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 , 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 , 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
3.苏轼的定风波解析 定风波 苏轼
原文
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 , 不妨边吟诗长啸 , 边慢慢渡行 。手拄着竹杖 , 脚穿着草鞋 , 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 。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 , 顶着风雨 , 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 。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 。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解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 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 , 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 , 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 毫无差别 ,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 , 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
纵观全词 , 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 , 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
4.苏轼 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 。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 。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 。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 , 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芒鞋青竹杖 , 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 。谁不想 , 逍遥自在的生活呢 。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 。我到不这么觉得 , 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 , 管你三七二十一 。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 。风筝很轻 , 才能飞的很高 。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
下片是写 , 天转晴了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 , 有点冷,冷吗 。“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 。这个转 , 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 , 如果一味的抱怨 , 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 。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 , 月圆了就缺 , 缺了有圆,反复循环 。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 。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官场黑暗 。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 。(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
5.<>苏轼 苏轼《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面的意思是:他与几个朋友在田间行走,忽然风吹雨打 。那几个人都打起伞或雨衣,而苏轼却任凭风吹雨打,继续吟啸前行 。一会儿雨过天晴,山头又见斜阳,风也没了,雨也停了 。更深层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界上的风雨 , 表现了作者信佛参禅后的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理念 。同时也展现了他信佛习禅后的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层递进的观念和境界 。在这首词里,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一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二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三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都是他最得意的豪放旷达行为,自然也是他最理想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他把这些自己到黄州后的思想变化浓缩在半阕词里,是要塑造一个归隐者的旷达形象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忧乐两忘的胸怀 。这首词的高妙处就在于并没有接着写出自己因春风斜照而得到温暖,而是笔锋一转,宕出这意外的、极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就是说,回首来路,所有的风雨或晴朗 , 都算不了什么!与自己也没有任何阻碍,他已经把万事万物看透了 。如此平静乐观的心境,即是历经风雨中后的领悟,也是他以后追求的目标和人生境界 。所以正确理解这三句词,是鉴赏这首作品的关键 。所谓“向来萧瑟处”,指自已刚刚经历之处——既包括风雨袭打过的林间小路,也包括铺满夕阳的田间阡陌,同时是暗指刚刚经历的乌台诗案;所谓“归去”,是指上文所说的“风雨”、“微冷”和“斜照”,亦即令人所忧所喜的一切外在条件都不复存在了,包括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以及宦海沉浮,早已置之度外;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只有“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好象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换言之,即使发生过,但对我来说也无所谓 , 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境界 。这就比按常规思路写如何不把风雨放在心里,如何在风雨后因遇到温暖而感到欣慰要深刻得多、旷达得多 。因为那样写等于承认风雨终究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而“也无风雨也无晴” , 即等于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那么世间的一切现象在自已的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谈 。当然也包括政治上的风雨 。在某种意义上 , 这里明着是写大自然的风雨,实际上是写刚刚经历的政治灾难 。这样他就在精神世界上升华到了另一层崭新的高度——把一切都看成空无,看成无差别,这真可谓大彻大悟!
苏轼在这里完成了从一个俗人到超人的转变,从风风雨雨到无风雨无晴朗的转变 。政治上得与失、成与败、升与降都是无所谓的 。这就使他心理更加平衡,后来的任何风雨也无奈他何 。这一转变,标志着他的禅境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已经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
6.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 。
自怜冰脸不时宜 。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
诗老不知梅格 , 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 。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 。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 , 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 , “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 。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 。“小红桃杏色” , 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 。“孤瘦雪霜姿” , 说她斗雪凌霜 , 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 。“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 。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 。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 。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 。“休把闲心随物态” , 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 。“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 , “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 , 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 。“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 。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 其意昭然 。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象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 。下面“诗老不知梅格”,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 。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 。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 , 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
7.苏轼的《定风波》 《定风波》 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赏析: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 , 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 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 , 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 , 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 , 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 , 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 , 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
【苏轼的定风波赏析及写作背景 苏轼定风波典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