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的种类如此之多 乐谱

古今中外乐谱的种类很多,大致有字母谱、文字谱、符号谱、 音节谱、时值谱、点子谱、图谱、手法谱、数字谱、线 谱、简谱、标图谱、 电子音乐图表谱等 。下面我们就大体列列举几种 。
1.五线谱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 。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
【乐谱的种类如此之多 乐谱】贝多芬手稿

2.简谱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 。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 。
3.工尺谱
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 。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 。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 。

4.减字谱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

5.古琴文字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 。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 。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 。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
6.井间谱
井间谱是韩国最具特色的乐谱,产生于朝鲜时代初期.它之所以被称作井间谱,是因为它由很多的小方格构成,就像是由"井"这个汉字连接、延伸而形成的.井间谱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有量乐谱(Mensural Notation).与西方的五线谱不同,东方的许多乐谱大多只注重对音高的记录,而往往忽略了音的时值和节奏.与此相反,井间谱用井间的多少来表示音的长短,并在井间里写上律名以表示音高,从而解决了以往乐谱中以音高为记载主体的缺陷.

7.BD谱
十孔口琴经常使用的一种琴谱 。是由数字和数字后面的字母B或者D组成的 。严格的讲只是一种助记符号体系,不能正确的反映乐曲节奏,但由于它方便初学者简单速成,因此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乐谱 。
8.六线谱
六线谱世界上通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六根线分别代表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六根弦 。
9.方格谱
在中国,最初在放个中记录音乐的乐谱是14世纪初中国元代的余载的方格乐谱,称之为音图,并制成了韶舞九成乐补 。乐谱的书写方式是每行自下而上,自右向左 。方格谱的各间记谱法是1行分12间,由下而上记录十二律吕的音名并标记每格的音高 。自右而左将歌词填入与音律相对应的方格中,依照旋律唱出歌词 。
元代余载方格谱
10. 简五谱
这种乐谱比较新,伴随电脑时代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合成乐谱,本质是五线谱,再用简谱做标记 。

11.十五世纪的四线谱

12.尺八谱

13.曲线谱
《玉音法事》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道教音乐之声乐谱集,大约问世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年) 。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和卷中载赞词及其曲谱,卷下载斋醮法事及赞词 。《玉音法事》上卷、中卷所载声赞使用的谱式非常独特,它既不是古琴所用的减字谱,也不是琵琶用的工尺谱,而是一种形似曲线婉蜒之状的曲线谱,亦称曲折谱,或步虚谱,是一种源远流长、传播广远的中国古老的乐谱形式,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道教音乐有密切关系 。其初始至迟可追溯到汉代,《汉书.艺文志》所载二十八家歌诗篇目中即有声曲折之名 。
《玉音法事》共辑道曲五十首,现收入于《正统道藏》第三百三十三册 。由于时代久远,且曲谱晦涩深奥,至今《玉音法事》所用之乐谱无人能识,还是一部有待破译的天书 。

14.藏族乐谱“央移”
在西藏喇嘛教中,为了使唱诵经书的音调便于流传,十四世纪,经布敦(公元1290—1364)和他的弟子宗喀巴(公元1357—1419)多年的研制,创作了一种记录音调的符号,藏语称它为“央移” 。“央移”乐谱是一种初级的、不甚完备的乐谱,它是用曲线的形式将声音的高低形象化地记录下来 。由于它只能记录声音进行的方向和大致的音高,所以在乐谱的基础上,再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做为辅助,以弥补记谱的不足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