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雨的意象研究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时 。
这首《夜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 。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 。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基本内涵 。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是这种以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 。可以说,何逊发现了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 。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中,但是以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

【唐代诗歌雨的意象研究】http://wenku.baidu.com/view/9756d53887c24028915fc3d3.html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