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古诗咏风赏析 咏风古诗意思讲解

公元650年,在绛州龙门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隋朝末年的大学问家、大教育家王通的家族里又诞生了一个男丁,取名为王勃,字子安 。这个孩子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天赋 。
比如:王勃六岁时就会写文章,写的还不是流水账,而是论据充分,文辞优美的干货 。
到了九岁,王勃读隋唐儒家大师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居然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了整整十卷长的《汉书指瑕》 。
等王勃长到十三岁,他已经制定好了职业规划,拿着自己文章和简历到处毛遂自荐 。
多少人在十四岁时还不敢拉女孩子的小手,而十四岁的王勃已经给当朝宰相刘祥道写信,谈论政治,针砭时弊 。宰相看完信后都忍不住拍手赞叹,直呼” 神童” 。
16岁的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 。意思就是他轻松通过公务员考试,被任命为从七品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干部 。
要说明一下,这个“幽素科试”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种,难度比不上考进士 。
古人20岁束发加冠,表示成年了,可以去求取功名了,而还是未成年人的王勃就已经遥遥领先,未冠而仕,成为了朝廷里年龄最小的官员 。王勃在当时那可是相当的引人注目啊 。
在前面的文章中,华姐姐提到过唐朝的科举考试一要有才,二要人长的帅,三要有权贵举荐 。如果朝中没人,即便考中进士,也会迟迟轮不到空缺 。
王勃能16岁就当官,这跟他出生名门世家是分不开的 。比如他的爷爷王通是唐初多位开国功臣的老师;他父亲也在朝中做官;他的叔爷爷王绩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勃,固然家庭环境很重要,但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勤奋努力 。否则,世界上只是多一个纨绔子弟,璀璨的唐诗史上也不会有这么一颗耀眼的明星 。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少年天才写的一首诗:
(1)肃肃:象声词 。形容风声 。
(2)加:给予的意思 。
(3)林壑(hè):指有树林的山谷 。
(4)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
(5)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吹响起一片松涛声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关于五言律诗,详见第二篇:
风本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但在这首诗里,王勃把风拟人化,把它塑造成一个做好事不留名,急人所需的“有情人” 。
首句的“加”字,写出凉风吹走炎热,带来清爽,是风有意为之的举动,仿佛它通晓诗人的心思 。
第二、三句的“驱烟”、“卷雾”,把风的动态之美展现在读者眼前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副动图:云雾缭绕的山谷,房舍若隐若现,宛如仙境;这时一阵凉风袭来,烟雾慢慢消散,山谷房舍逐渐明朗清晰 。
第四、五句则点睛抒情,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即风来去无踪影,举止有情义,不因人的高低贵贱而区别对待 。
第七八句继续深化赞美,写风的勤奋 。日间带来清爽,夜里奏响大自然的乐曲 。古诗习惯用响来反衬静,这一句也不例外,松涛声更是烘托出夜间山林的寂静 。
整首诗以风喻人,似乎是表明作者的志向:他希望像这秋日里的凉风一样,努力为世间苍生涤荡污秽,留下一片清明 。
可是,王勃虽少年成名,胸有大志,但做公务员之后,却是命运多劫难 。
当官不久,他就因写了一篇斗鸡的文章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无奈之下,他跑到四川去玩了三年 。
后来王勃又回到长安,在朋友的举荐下再次做了个小官,结果却成了杀人犯,被关进大牢 。
再后来呢,本该被砍头的他遇到唐高宗大赦天下,被放了出来 。经历这种种磨难,王勃觉得做官与自己八字不合,再也无心于仕途,跑到越南去看望他的父亲 。但天妒英才,在返途中王勃因溺水而亡,年仅26岁 。
【王勃的古诗咏风赏析 咏风古诗意思讲解】后面华姐姐还会解析大才子王勃的几首诗,会比较详细的聊一聊王勃后半生的这些坎坷离奇的经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