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书法家的遗传事迹 四大书法家是哪四个


1颜真卿
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 。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家 。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 。颜真卿为人笃实鲠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 。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乃吴郡张旭 。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 。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及于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本文中领略个中滋味 。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 。
1.1遗传事迹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一位书坛的巨灵 。千百年来,唯颜鲁公能比肩书圣王羲之,雄视阔步于书坛 。唐代书坛固然以颜真卿为冠冕,而宋代也以颜书为大纛 。自兹以往,颜真卿的书魂形成了巨大的向力,而又积淀成中华民族书魂的重要部分 。《新唐书·颜真卿传》赞曰:“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英烈的日月人生,便是浇灌其书艺奇葩的不竭泉源 。
2柳公权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
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 。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 。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 。
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 。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 。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
2.1遗传事迹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 。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
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 。原石毁于宋代 。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 。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
3、《玄秘塔碑》:楷书 。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 。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 。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如《玄秘塔碑》:
柳公权,世称“柳少师”,是唐代继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位楷书大家,其楷书与颜真卿的楷书一起被后人并称为“颜筋柳骨” 。他初学颜真卿,后又深入研究王羲之父子及欧阳询的书法,而后自成一家 。所以柳公权的楷书掺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他的用笔虽然出自颜真卿,却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显得特别英气逼人 。柳字清丽刚劲,这种独特的书风被后人称为“柳体” 。本书以米字格形式对柳公权楷书部首一百法进行讲解 。全书分笔画介绍、部首介绍、独体字、复合结构、集字作品以及代表作品等六部分 。本书适合于不同年龄的书法初学者入门学习 。
3赵孟頫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 。这是个复杂的人物 。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 。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明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 。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 。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 。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道德经》(局部)《汲黯传》
《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 。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 。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 。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 。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
3.1遗传事迹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 。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 。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 。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
4欧阳询
【四大书法家的遗传事迹 四大书法家是哪四个】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557~441),字信本,唐朝时期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 。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
唐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欧存世书迹尚多,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 。
4.1遗传事迹
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 。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此法虽然掺人了后人所作的若于解释或思考,但其中肯定有很大成分依然是欧阳询的: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