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画过绿色的竹子,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五 )


到了明清,文人园林作为两宋的传承还在继续发展,并且保持着对雅意格调的追求,那么,雅与俗更成为评定造园艺术高下的分野 。那么这个时候,特别是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我们出现了一些造园的专家,文人造园的专家,像文震亨、李渔、计成这些人他们对于文人园林的发展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但是造园的理论上,而且在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 。所以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追求一个雅的格调和当时的一些世俗的园林里面一些比较俗的一些东西形成一个对比,所以当时,是雅是俗是成为评定园林造园艺术高低的一个标准 。
但是这时候的园景里面的竹景和宋代有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随着园林的规模的进一步小型化,在空间布局更紧凑、建筑密度比较大的园林当中,那种大面积的林景的构建,已经不太多见,只是在一些皇家园林里面可以做得到,一般只在有限的空间形成较小的林片,而以在建筑围合的院落天井当中作小品式的配置更为普遍,那么这种配置更加追求画意和讲究技巧 。
刚才讲了墨竹画的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有很高的成就,所以园林里面这种画题式的小品式的布置很重要的就是它追求画意而且还讲究技巧 。常见的形式比如说以粉墙做纸、朱石为绘或以门窗等构成的景框结合形成画幅,那么这种配置当然不可能像林景的配置一样去创造城市山林的实体环境,但是也可以让观赏者感悟另外一番的意境 。比如郑燮就是郑板桥,在他的《题画竹石》当中有这么一则,说:“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他无多,其费亦无多,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诗情画意虚实结合,物我相通,体味一种新的意境 。
(四)小结
我们说,古典园林当中的竹大体应用这么三个阶段在配置构景的特点,也只能简单地跟大家说一说 。那么我们的古典园林中,竹子的栽培以竹构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园主人理想和人格的寄托是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现在园林的发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狭义的园林能够概括得了的,那么竹子的栽培、竹景的配置也会有新的内容和形式,但是我觉得这种通过竹的审美来陶冶情操,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 。(29:49)
三、画竹的历史
李:当然画竹不是自宋代开始,唐代就有了,唐代的吴道子和肖悦,他们都画过竹子 。当然,唐代的画迹已经是很难找到了,几乎是荡然无存,有些指出是它们的也不确定藏在国外的,见不到 。
画竹的流传最早的大概就是宋代画的竹子,文同这个人是个很著名的文人,诗词画书法,被苏轼称为四绝,当然在他之前,也有好多人画,但是,最杰出的最具有创造性的是这个文同,他创造了用浓墨画叶的正面,用淡墨画叶的背面,这是他的创造,而且创造了竹子各种的风格,苏轼曾经写文章很高度地评价和赞扬过他 。这个是赵孟頫,因为赵孟頫是宋代皇家宗师,宋代是赵匡胤天下,赵氏天下,到他年已经是元朝蒙古军事集团占领中国之后,他成了遗老,但是后来发现了他,元朝政府就给他高官,因为他诗词书画这个人非常的全面,一下就成了元初文坛的领袖,这个是承前启后的一个人 。
刚才说的李衎那个人,这个李衎直接继承了文同的一些画法,他有自己的创造性,李衎在元代之后,是继赵孟頫之后,影响最大的一个画家 。
这个是管道升(字仲姬),管道升是赵孟頫的妻子,刚才我们看那幅画,元代那个承前启后那个大画家的妻子,管道升她也是诗词歌赋文化修养非常全面的一个人 。管仲姬这个人画竹子很有名,在女画家当中,在元代是一号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