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画过绿色的竹子,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二 )


苏轼在《墨君堂记》,那《墨君堂记》是画家文同(文与可)画墨竹和储藏墨竹画的一个地方,苏轼为这个堂做的一篇记,那么叫做《墨君堂记》 。在《墨君堂记》里面,苏轼是这么阐发竹子的品格美,他是这么说的 。说: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德志隧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这里苏轼强调的是不合于流俗而保持人格独立的这样一种节操 。
李:中国人欣赏大自然之美,欣赏河山,名山大川,欣赏任何植物,自古就有传统的,从远古的中国的古族,三大古族开始就开始对自然美欣赏,对植物崇拜,甚至玄鸟生商 。人类的产生、民族的产生都和大自然有关系 。所以,这样一个美学环境下,对竹的人格化和喜爱成为一种必然,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一种东西 。所以,把竹子人格化也是很必然的 。人在山水当中,我就是山水,山水就是我,在画家是这样,在诗人是这样,在每一个旅游者也是这样 。当你深入名山大川的时候,你对自然中融入了自然,所以这是我们民族心理的一个积淀,这种积淀赋予竹子上也是同样的 。
比如说把竹子,中国人就向来认为它是四君子之一,君子之花,梅兰竹菊都是君子之花,为什么把它们比作君子?因为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超凡不俗的品格,这种超凡不俗的品格恰恰是中国人所崇尚的,这种崇尚就把自身人和竹子融汇在一起了 。讲竹子的时候,欣赏竹子的时候也是欣赏人自己,欣赏竹子品格的时候也是欣赏人自身的品格 。所以,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竹子人格化了 。人们又把它叫做岁寒三友,三个朋友,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自然是附会在人身上,人也和它为友,所以,松竹梅连在一起作为美的象征由来以久,因为在风雪弥漫中只有它们依然是青翠不惊寒,在恶劣的环中国人像松竹梅一样能够挺得住,勤劳朴素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战胜贫困饥寒是中华民族一种朴素的美德 。所以,他们在松竹梅身上,也找到了自己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瘦劲孤高,竹子的枝枝傲雪,节节干宵都是看到人自己,所以像人一样,豪气凌云,不为世俗所屈,竹子干又直做人要正直,它的心又虚,心虚就可以虚怀若谷,容纳百川,有容则大,有人(文同)说: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不是平常的植物 。(10:00)
另外,它人格化还有一些例子,比如说,湘妃竹大家知道了,湘妃竹就是中国的传说上,
就是把舜南巡苍梧,死在那个地方,他的两个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去找他,也痛苦流泪,把泪洒在竹子上,所以,湘妃竹影响深远 。
(三)历代文人与竹子的不解之缘
到了文化人这里,他就更显得爱竹如命了 。古今有不少人爱竹成癖,比如说,王徽之,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的王羲之的儿子,这个人每建一个山间别墅或者临时借居的地方,都先让人种竹子,人问他为什么,你就是住两天,种什么竹子?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我一天也离不开它,所以,此君又成了竹子的别名,在诗词中,你见到此君两个字的时候,那是竹子 。
晋代几乎爱竹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比如说《兰亭集序》,那就是一批文人,在春天春游,在兰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汇于茂林修竹之间,进行春游活动的一种盛况 。另外,竹林七贤也是以竹林而命名的 。宋代苏轼,有句名言,他说:“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见竹是何等深刻地闯入了文人的生活里 。杜甫当年漂泊到四川,在浣花溪畔建草堂的时候,他还向绵阳的县令叫韦续,他是他的一个朋友,要索取绵竹,来点缀他的草堂 。文人是这样不遗余力地在提倡,因为他们是如命一样欣赏竹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