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意向小词典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
其实……和象征意义是一回事啦
这里有很详细的例子,太长了就不复制过来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html?wtp=tt#7
http://www.wysjy.com/yanjiu/2087.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78593.html?si=1
——————————————————————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白鹭——自由,向上 。
10首古诗词赏析 1、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 。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代指莲花 。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2、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 。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 。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 10 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 。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 。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 。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自“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第182页,作者陈邦炎 。我们不应该引用别人文章而不加出处,这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为文起码的原则)
3、这首诗全春山之静 。“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 。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 。《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 。"《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 。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 。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 。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 。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 。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 。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 。4从诗题上看 。这是一首送别诗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 。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 。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 。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昔时人即指荆轲 。没,死亡 。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 。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 。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 。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 。“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 。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 。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 。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 。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 。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 。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 。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 。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 。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 。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 。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 。景和象 。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 。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 。”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 。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 。“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 。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 。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 。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 。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
诗歌鉴赏一般要从诗歌的那些特征入手 首先,运用三种学习策略夯实古诗基础知识 。1.梳理知识 以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四个考点为主线,构建逐层分解的三级子母知识网(树) 。如“表达技巧”主要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构思技巧(第一级子母系统) 。表现手法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又分为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构思技巧又分为卒章显志、首尾照应、起承转合、承上启下等(第二级子母系统) 。而借景抒情还可分为触景生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和移情于物等六个知识点(第三级子母系统) 。最后整理出第三级子母系统中各个知识点,并把知识点巩固在简练的古诗名句上,如以理解记忆《诗经小雅采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掌握“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两个概念 。2.背诵积累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覆大舟也无力”,提高古诗鉴赏水平的关键是背诵积累古诗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 。”可见只有平时不断背诵积累古诗,才能在比较阅读中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 。因此要熟背小学和初高中课程标准中必背古诗134篇(小学70篇,初中34篇,高中49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延伸阅读背诵一些课外经典篇目 。3.学习借鉴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四本工具书既是高考命题人拟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必读书 。可从辞典中选读袁行霈、周啸天、刘学锴等专家通俗易懂的鉴赏文章,引领学生学习其中从每字、每句、每联、每层的微观角度赏析古诗的方法,这种以专家赏析文章引路示范的阅读方法,既可突破规范拟写答案语的难点,又可在不断积累古诗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全面提升考生鉴赏水平 。其次,运用七种阅读策略快速“披文入情” 。虽然命题材料都是考纲规定的“浅易的古代诗”,但解答高考古诗试题的瓶颈还是读不懂诗,可借助以下七种方法快速读懂全诗 。1.熟悉作者 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 。“论世”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在近五年考题中涉及较多,要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 。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苏轼的词雄健豪放,旷达乐观;秦观的词情真意切,伤春离愁;李清照的词婉转凄切,忧国伤时;辛弃疾的词气势雄壮,报国无门 。试题会在注释中交代诗人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这些注释内容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 。2.懂“诗家语” 掌握了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才能消除文字隔阂 。要积累熟记古诗中常出现的双音词,如“端居(闲居)、取次(随便)、若为(怎能)、阑干(纵横)、无那(无奈)”等 。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古诗常用借代、互文和互体修辞 。如今年江苏卷的第9题考查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就用了借代修辞,以妇女佩带的首饰“珠翠”指代宫女 。所谓“互体”是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如杜甫的《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就是互体,意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3.抓情感语 “情感语”是指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 。诗歌的标题不仅交待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2005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2007年重庆卷白居易的《惜牡丹花》等 。许多诗中常有“孤”、“独”、“悲”、“愁”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诗眼,如2008年湖南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愁”字统摄全诗情感 。4.把握结构 高考所选古诗大多具有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的特点 。律诗一般分为两层,前两联是叙事写景,后两联是抒情言志 。词一般上阕叙事写景,下阕抒情言志,每阕内也是先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 。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 。最近五年中高考古诗试题中围绕古诗尾句(联)、词的下阕或每阕内末几句设计的分析情感的试题就有19道,今年分析诗中最后两句思想情感的试题就有5道 。如今年山东卷第14题中(2)小题“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要求分析杜牧的《寄远》最后两句的思想情感,其答案是:这两句写诗人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然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5.抓住意象 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 。孤蓬、浮云、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杨柳、芳草、鸿雁、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落花、流水、夕阳等表达时光流逝、美人迟暮,梅花、菊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君子,等等 。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即可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6.明确类别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 。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7.以诗解诗 “以诗解诗”就是借助已掌握的古诗来解读未知新诗的阅读方法,即利用自己积累的古诗与要求分析古诗之间在意象、意境、手法、构思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类比联想或相关联想,来突破分析未知古诗的难点 。古诗积累越多则触发的联想越丰富,那么对未知古诗理解的就越深入透彻 。最后,运用三种答题策略科学规范做答 。写好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是决定最终得分高低的关键环节,许多考生都是因写不好分析语而丢分,应按以下方法写出规范答案语: 1.运用诗歌术语写准总括语 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应按“总括语→分析语”总分格式表述 。总括语是指答案语中用古诗术语概括古诗在意象、意境、手法和情感等某个方面特点的总结部分 。要准确理解并熟记答题所需的各种鉴赏术语,表现手法术语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侧面烘托、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卒章显志、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照应”等,情感术语有“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傲岸不羁、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 。效果术语有“异曲同工、画龙点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耐人寻味、言尽旨远、意味隽永、意在言外、意境高远”等 。2.运用两种格式写细分析语 分析语是指答案语中结合诗句具体赏析部分,即结合诗句分析来阐明总括语中诗歌术语的内涵 。如果总括语中用了术语“借景抒情”,那么分析语中就要相应结合诗句分析出何景、何情、景与情何关系三个要点 。分析语有诠注式和穿插式两种写作模式 。诠注式是对诗句意思进行简洁解释说明 。穿插式是从诗中筛选出答题所需的关键词语穿插在自己的答题语中 。如今年湖南卷第14题(1)小题在分析元好问词中情感时就用了穿插式——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了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词语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情绪 。还可运用一些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格式提高分析语准确性,如分析借景抒情手法时,可依照“借助……的描写,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格式(三处省略号的内容依次是诗中各个意象、意境特征术语、思想感情术语)拟写答案语 。3.依照不同题型写全各要点 在具体解答分析意象、分析意境、分析炼字、分析手法、分析情感等五种高考古诗鉴赏题时,可将“总括语→分析语”的答案再分解成“指→析→点”三大步,“指”就是总括语,“析”和“点”就是分析语 。分析意象题按照“指出意象→分析特征→点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意境题按照“概括特征→描术画面→点出情感”格式表述,分析炼字题按照“指出炼字→分析含义→点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手法题按照“指出手法→分析运用→点明情感”格式表述 。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抒情性,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 。”所以解答各种古诗鉴赏题的最后一步都要点明情感 。总之,在积累背诵古诗基础上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地深入解读,这是提升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效果的关键和根本,须知解题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厚积”才“薄发”,“腹有诗书技自高” 。从中截一段给你,这些都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当年久是靠着这样的经验过来的,给你希望能借鉴一下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 。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帮帮忙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 。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
菩萨蛮古诗词鉴赏800字 李白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菩萨蛮作者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 。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 。《尊前集》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
菩萨蛮的赏析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诳《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 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
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
《菩萨蛮》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
《菩萨蛮》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
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菩萨蛮》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菩萨蛮》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
这首《菩萨蛮》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
《菩萨蛮》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这 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诗词赏析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
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 。“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 。”是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 。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 。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姿容秀丽,仪态万千 。但是面对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 。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骚人”指的是屈原 。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 。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 。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 。
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 。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 。
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 。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
名家点评
现代蒋哲伦《李清照词鉴赏》:《漱玉词》向以白描见长,而本篇却以议论取胜 。但成功的经验不在于理性的思辨,而仍归于形象的辨析和强烈主观感情色彩,且二者的基础和出发点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 。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一、二句对桂花外形特质的成功的描绘,为全词的议论奠定基础,那么,由此生发出来的议论,无论是正面的品评,还是侧面的比衬,或是无理的质问,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至于议论或发问更不带丝毫的书卷气或头巾气,这样方能妙趣横生,令人叹服 。
现代汤高才《花鸟诗歌鉴赏辞典》:“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寥寥十四字,为桂花传神写照,表现了三秋桂子的独特风韵 。桂树,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蕊小不显 。“暗淡轻黄”,写桂花不以明艳照人的光彩和浓丽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然而,它秉性淡雅温柔,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动人之处 。
“情疏迹远”,写桂树生高山而独秀、无杂树而成林的特性,不过,词人把桂花人格化了,赞美她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长留人间 。从“咏物”来说,这开头两句写桂花,可说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更妙的是,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
现代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上阕咏物抒怀 。首二句写桂花的颜色姿质,赞美它淡雅、高洁、柔和的品性,形神兼备,独有风韵;接着议论抒情,直言桂花不需群花那样的“色”美,亦“自是花中第一流” 。
下阕深入一层赞美桂花为群芳之冠,先从节令上看,以梅菊衬比,桂花为中秋之冠;结尾评议屈原多以珍贵花草喻君子美德,惟独未写桂花之美引为憾事,再度突出桂花的高雅 。
全词咏物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衬比,或评骘古人,层层议论,连连抒怀,步步宕开,议中含情,情中见意,情调激扬,气势豪放,表现了女词人重内在美、素质美和崇尚淡雅高洁的情怀 。
怎么样才能把诗词鉴赏做好呢....每次这道题都是0分.... 一、鉴赏方法点拨:
(一)注重平时积累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
(二)、分析诗歌意象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 。但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 。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 。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 。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的习惯 。
(三)辨析表达技巧
诗是艺术的精品,诗歌创作离不开各种艺术技巧 。这些表达技巧可大致分为四类:
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等:
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
4、景物描写的角度,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 。分析表达技巧,不仅能细致地体会到诗词的艺术美,而且能更深入地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倾向 。
二、古诗词鉴赏文段示例:
沈园(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沈园(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赏析
上文提到了《沈园》两首诗,第一首描绘了一幅惊鸿照影之景,第二首中不仅悲伤地质问:这惊鸿之景何在?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写下的悼亡诗 。此时唐婉已经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了 。诗人无限回忆着曾经的那段幸福,更多的是遗憾 。当痛苦不期而至,而自己又毫无还手之力,干咽苦果,这苦味变得更加厉害,这痛苦的滋味,令读者从诗中深刻地感受到 。
是的,陆游的感情并不一帆风顺,堪称是一段悲剧,这或许应归咎于封建社会的落后 。即使到了只能品尝痛苦时,想找一位知己倾诉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
有时,明明喜欢一个人却“瞒、瞒、瞒” 。
有时,想放弃继续爱她“莫、莫、莫” 。
有时,想告诉他自己的真情实意“难、难、难” 。
有时,或许爱情这东西“错、错、错” 。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一首《沈园》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的儿女情长 。即使在被摧折的爱情中,依然向往着相爱带来的幸福,并且至老不渝 。一首《钗头凤》又暗示着作者的山盟海誓,隐约地散发着爱情的热力 。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留给后人无限的思考 。
==========================================
首先要说明诗歌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然后再结合作者和写作的年代来说明诗歌蕴涵的意义
再挑出关键词来解释
【古代诗歌的意向小词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