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 ,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 落絮轻沾扑绣帘 。
闺中女儿惜春暮 , 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 , 忍踏落花来复去 。
柳丝榆荚自芳菲 ,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 , 梁间燕子太无情 。
明年花发虽可啄 ,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一年三百六十日 ,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 一朝漂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 ,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 , 洒上空枝见血痕 。
杜鹃无语正黄昏 ,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 冷雨敲窗被未温 。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 至又无言去不闻 。
昨宵庭外悲歌发 ,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 , 随花飞到天尽头 。
天尽头 ,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 强于污淖陷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 ,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 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没有林黛玉就没有《红楼梦》” , 我认为“没有《葬花词》就没有林黛玉” 。作者曹雪芹借《葬花词》塑造黛玉多愁多泪的艺术形象 , 表现其多情多感的性格特点 。而黛玉借《葬花词》感叹自己悲戚无奈的生活和命运 。黛玉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 《红楼梦》开篇就提到她是为流泪而来的 。虽然其身为千金小姐 , 但是父母双亡 , 寄人篱下 。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 但是满足不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大观园的热闹生活不能让她从根本上得到感情慰藉 , 而虽有宝玉的心心相印 , 仍旧对未来没有把握和信心 , 感到迷茫与怅惘……《葬花词》是林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时节咏的 , 借花喻人 , 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 。(1)花谢花飞飞满天 , 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 , 落絮轻粘扑绣帘 。—— 对死亡的焦虑 , 对人生幻灭的感慨 。(2)柳丝榆荚自芳菲 , 不管桃飘与李飞 。——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3)一年三百六十日 , 风刀霜剑严相逼 。——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4)愿侬胁下生双翼 ,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 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 强于污淖陷渠沟 。——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 , 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5)侬今葬花人笑痴 , 他年葬侬知是谁?——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 , 最终发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 。《葬花词》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 暗淡而凄清的画面 , 浓烈而忧伤的情调 , 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 , 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 , 以花喻人 , 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 , 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 , 实写人 , 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 , 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 ,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
诗词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 ,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 已教泪洒窗纱湿 。
诗词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 , 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 , 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 , 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 , 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 , 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 , 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 , 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 , 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 , 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 , 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
诗歌全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 , 桃花帘内晨妆懒 。
帘外桃花帘内人 , 人与桃花隔不远 。
东风有意揭帘栊 , 花欲窥人帘不卷 。
桃花帘外开仍旧 , 帘中人比桃花瘦 。
花解怜人花亦愁 , 隔帘消息风吹透 。
风透帘栊花满庭 , 庭前春色倍伤情 。
闲苔院落门空掩 , 斜日栏杆人自凭 。
凭栏人向东风泣 , 茜裙偷傍桃花立 。
桃花桃叶乱纷纷 , 花绽新红叶凝碧 。
雾裹烟封一万株 , 烘楼照壁红模糊 。
天机烧破鸳鸯锦 , 春酣欲醒移珊枕 。
侍女金盆进水来 , 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 , 花之颜色人之泪 。
若将人泪比桃花 , 泪自长流花自媚 。
泪眼观花泪易干 , 泪干春尽花憔悴 。
憔悴花遮憔悴人 , 花飞人倦易黄昏 。
一声杜宇春归尽 , 寂寞帘栊空月痕!
注释翻译
〖桃花帘外东风软〗这句是“帘外桃花东风软”的倒装 。帘:用布、竹、苇等做成遮门窗的用具 。东风:即春风 。东风软 , 即春风徐徐吹来 , 轻柔和软 。〖桃花帘内晨妆懒〗这句是“帘内桃花晨妆懒”的倒装 。桃花指人 , 即黛玉自己 。晨妆懒:早晨由于伤春而没有情绪梳妆打扮 。〖人与桃花隔不远〗即人和桃花相隔不远 。隔:间隔 , 距离 。李白《江行寄远》诗:“疾风知片帆 , 日暮千里隔 。” 〖东风有意揭帘栊〗春风象故意掀开帘栊的一角 。栊:窗上的棂木或窗户 。帘栊即门帘或窗帘 。〖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欲看帘内之人 , 但帘不卷 , 所以看不清楚 。窥:观看 。〖仍旧〗也作一仍旧贯 , 即照旧行事 。《论语·先进》:“仍旧贯 , 如之何?何必改作 。”桃花帘外句:帘外的桃花开得依然很艳 。〖瘦〗肌肉不丰满 , 指病态、愁容 。〖花解怜人花亦愁〗花若能懂得同情人 , 它也会发愁 。解:懂得 , 知道 。〖隔帘消息〗指帘外桃花与帘内少女互相怜惜的情绪 。消息:音讯 。隔帘的消息只有春风送递 。〖庭前春色倍伤情〗这句是说看到庭前春色使人倍加伤感 。伤:悲伤 。伤情 , 即忧思之感 。〖闲苔院落〗庭院里长满了荒凉的青苔 。〖茜裙偷傍桃花立〗身着红色衣裙 , 悄悄地倚着桃树而立 。茜裙:茜纱裙 , 红色的裙子 , 这里是指穿着茜纱裙的人 。唐《李群玉诗集·黄陵庙之二》:“黄陵庙前莎草春 , 黄陵儿女茜裙新 。”茜是一种根可作红色染料的植物 , 这里指红纱 。偷:即悄悄的 。〖桃花桃叶乱纷纷〗东风吹得桃花桃叶分散披离 。纷纷:杂乱貌 。〖花绽新红叶凝碧〗花儿刚红 , 叶儿已成碧绿色 。花绽:花已饱满裂开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杏花》诗:“春色才盈野 , 枝枝绽翠英 。”叶凝碧:桃叶颜色碧绿 。〖雾裹烟封一万株〗千万桃树盛开花朵 , 看上去就像被裹住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 。程高本改“雾裹”为“树树” , “树树烟封一万株”语颇不词 。雾裹烟封:桃花盛开时 , 象被一层朦胧的烟雾笼罩 。〖烘楼照壁〗火红的桃花颜色反映到楼阁和墙壁上 , 或指桃颜色很红 , 烘托得楼房和墙壁十分美丽 。因桃花鲜红如火 , 所以用“烘”、“照” 。〖天机烧破鸳鸯锦〗天机:天上织女的织机 。鸳鸯锦:带有鸳鸯图案的丝织物 。传说天上有仙女以天机织云锦 , 这是说桃花如红色云锦烧破落于地面 。“烧”、“鸳鸯(表示喜兆的图案)”皆示红色 。〖春酣欲醒移珊枕〗春梦长酣 , 睡眠欲醒 , 移动一下红珊瑚枕 , 即不忍晨兴之意 。春酣:春梦沉酣 。亦说酒酣 , 以醉颜喻红色 。珊枕:珊瑚枕 , 即珊瑚作的枕头 , 或因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而用其词 。〖金盆〗指铜盆 。〖香泉影蘸胭脂冷〗手隐没在有香味的泉水中 , 觉得有些冷 。香泉影蘸:面影映在清凉的泉水中 。影蘸:即蘸着有影 , 指洗脸 。“影” , 程高本误为“饮” 。北齐卢士琛妻崔氏有才学 , 春日以桃花拌和雪给儿子洗脸 , 并念道:“取红花 , 取白雪 , 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 , 取红花 , 与儿洗面作妍华 。”后传桃花雪水洗脸能使容貌姣好 。胭脂:在此指涂了胭脂的脸 。〖何相类〗什么东西与它相像 , 或是与什么相类似呢? 〖花之颜色人之泪〗承上句意 , 鲜红的胭脂与什么相似 。全句意是:花的红颜色像愁人的血泪 。人之泪:人的泪象胭脂一样红 , 是说流出的是血泪 。相传杨贵妃选入宫中 , 与父母告别时 , 哭泣面流血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 , 泪自长流花自媚〗若将愁人的血泪与花相比 , 泪水总是常流 , 桃花总是明媚 。〖泪干春尽花憔悴〗泪水流干 , 春色也消逝 , 花儿也随之枯萎 。憔悴:瘦弱萎靡 , 也泛指受折磨、困苦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 , 形容枯槁 。” 〖遮〗掩蔽 , 唐代韩愈《西山》诗:“为遮西望眼 , 终是懒回头 。”憔悴花句:萎靡的花掩盖着惆怅的人的脸 。〖花飞人倦易黄昏〗花瓣飘落 , 人也疲倦 , 黄昏迅速来临 。〖杜宇〗即杜鹃鸟 , 也叫子规 , 过去有“杜鹃啼血”的说法 , 传说古代蜀王名杜宇 , 号望帝 , 死后魂魄化为此鸟 , 啼声悲切 , 又说它的叫声很象说“不如归去” , 所以后人称杜鹃为杜宇 。《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 , 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 , 望帝自以德薄 , 乃委国禅鳖冷 , 号曰开明 , 遂自亡去 , 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 , 一称杜主 。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 , 鸟生杜宇之魂 。” 〖寂寞帘栊空月痕〗寂静的窗棂上只留下月儿的光痕 。寂寞:寂静
唐多令·咏絮 曹雪芹 (林黛玉)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回)
粉堕百花洲 , 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 , 空缱绻 , 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 , 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 , 凭尔去 , 忍淹留!
〖注释〗
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 , 指柳絮堕枝飘残;粉 , 指柳絮的花粉 。百花洲 , 《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 , 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 , 花多碍舟路 。’”林黛玉是姑苏人 , 借以自况 。燕子楼 , 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 。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 。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 , 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
2.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 。“球”谐音“速”;逑 , 配偶 。这句是双关语 。戚序、程高本“对”作“队” , 则只就景物说 。从己卯、庚辰本 。
3.缱绻——缠绵 , 情好而难分 。风流 , 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 , 说才华风度 。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
4.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 。戚序、程高本“拾”作“舍” , 误 。以柳絮说 , “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 , 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 。今从己卯、庚辰本 。
5.“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 , 春天不管 , 自喻无家可依 , 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 。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 , 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
6.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 , 久留不归 。
〖鉴赏〗
在林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 , 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 , 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 。全词语多双关 , 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 。如“草木也知愁 , 韶华竟白头” , 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 , 完全切合黛玉 , 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 。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 , 它对我们研究作者写宝黛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 。
描写森林的诗词有哪些?
1.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王维 山居秋暝2.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 。
王籍《入若耶溪》 3.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4. 禽吟阴森林 , 鹿伏朴樕木 。
《山居叠韵》宋 陆游5. 素晖射流濑 , 翠色绵森林 。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唐 蔡希寂6. 岭上森林岭下田 , 牛肥香草乳如泉 。
《内蒙东部纪游 大兴安岭二首之二》现代 老舍7.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李白《菩萨蛮》8. 水清石出直可数 , 林深无人鸟相呼 。
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9.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
《过故人庄》孟浩然10.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 庭除一古桐 , 耸干入云中 。
枝迎南北鸟 , 叶送往来风 。
——唐·薛郧、薛涛12. 杉能遂其性 , 不扶而直 , 其生能傲冷雪 , 而死能利栋宇者 , 与竹柏同 , 而以直过之 。
——宋·苏辙13. 时人不识凌云木 , 直待凌云始道高 。
——唐·杜荀鹤14.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15. 瘦石寒梅共结邻 , 亭亭不改四时春 。
须知傲雪凌霜质 , 不是繁华队里身 。
——清·陆惠心
有关林的古诗词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 , 绿阴冉冉遍天涯 。
林莺啼到无声处 , 青草池塘独听蛙 。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
描写森林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森林的诗句:1. 素晖射流濑 , 翠色绵森林 。
——蔡希寂《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2. 禽吟阴森林 , 鹿伏朴樕木 。
——陆游《山居叠韵》3.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4.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5. 水清石出直可数 , 林深无人鸟相呼——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6.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7. 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8. 落花辞条羞故林——《白头吟》9. 深林杂树空芊绵——《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描写森林的句子和段落 1. 森林里那一顶挨一顶郁郁苍苍的树冠中.点缀着黄的、绿的、红的果实 。
2. 这座无路可走 , 神秘莫测的大森林 , 像时间一般古老 , 像春天一般年轻 。
3. 森林在安睡着 , 没人来打扰它的美梦 。
4. 进入森林 , 仿佛跳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 立刻便被它吞没了 。
5. 绿森森的林带 , 在湛蓝的天幕下显得肃穆、端庄、壮美 。
6. 森林里像搭了天篷 , 枝叶蔓披 。
7. 一阵强劲的寒风掠过树顶 , 沉睡了一夜的森林立刻从酣梦中苏醒了过来 , 接着便相互地争吵起来 。
8. 那擎天巨树梢头的碧叶 , 连成一片 , 摇曳万里 , 把林海上淡淡的白云赶来赶去 。
9. 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波涛如海 。
10. 秋日的森林 , 被所有的等待的寂挣笼罩着 , 好像在预示着暴风雪的来临 。
11. 寒冷的秋风吹过后 , 林木好像被冻概了似的 , 重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 。
12. 树上小小的叶片现出透明均匀的绿色 。
好像有人把它们洗干净后又涂上了一层油漆似的 , 鲜亮光滑 。
13. 树林里阴暗而寂静 。
端庄的白杨一动不动高高耸立;白桦树下垂的枝条在闭目养神;巨大的橡树则像战士一样守护着菩提树 。
……14. 森林坚决地抖掉了身上残余的夜的黑暗 , 浑身苍绿 , 威风凛凛地站了起来 。
15. 松在“傲岁” , 梅在“含春” 。
松的气概 , 梅的丰姿 , 正是经受数九寒冬的磨炼 , 才显得坚贞卓绝 , 超群非凡 。
16. 苍松挺拔 , 勃发生机;红梅芬芳 , 香远益清 。
有关终南山的诗词
1、 孟郊《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 , 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 , 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 , 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 , 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 , 朝朝近浮名.2、祖咏 《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 ,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 城中增暮寒.3、李世民 《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 , 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 , 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 , 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 , 无劳访九仙.4、 王维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 ,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 隔水问樵夫.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 , 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 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 , 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 , 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 , 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 , 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 , 陶然共忘机.6、王贞白《终南山》终朝异五岳 , 列翠满长安.地去搜扬近 , 人谋隐遁难.水穿诸苑过 , 雪照一城寒.为问红尘里 , 谁同驻马看.7、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关于丹顶鹤的诗词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 , 岂向人间住 。
莫买沃洲山 , 时人已知处 。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 , 偶逢江南客 。
感君一顾恩 , 同来洛阳陌 。
洛阳寡族类 , 皎皎唯两翼 。
貌是天与高 , 色非日浴白 。
主人诚可恋 , 其奈轩庭窄 。
饮啄杂鸡群 , 年深损标格 。
故乡缈何处 , 云水重重隔 。
谁念深笼中 , 七换摩天翮 。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 , 烟霞北诸归 。
欢呼良自适 , 罗列好相反 。
远集长江静 , 高翔众鸟稀 。
届烦仙子驭 , 何谓野人机 。
关于梅竹的诗词
1.《鹧鸪天·玉篆题名在九天》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玉篆题名在九天 。
而今且作地行仙 。
挂冠神武归休后 , 同醉芗林是几年 。
龟游泳 , 鹤蹁跹 。
疏梅修竹两清妍 。
欲知福寿都多少 , 阁皂清江可比肩 。
2.《更漏子·竹孤青》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竹孤青 , 梅酽白 。
更着使君清绝 。
梅似竹 , 竹如君 。
须知德有邻 。
月同高 , 风同调 。
月底风前一笑 。
翻碎影 , 度微香 。
与人风味长 。
3.《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竹里一枝梅 , 雨洗娟娟静 。
疑是佳人日暮来 , 绰约风前影 。
新恨有谁知 , 往事何堪省 。
梦绕阳台寂寞回 , 沾袖馀香冷 。
4.《菩萨蛮·雪中梅艳风前竹》年代: 宋 作者: 赵彦端雪中梅艳风前竹 。
诗缘渐与情缘熟 。
醉眼眩成花 。
恼人生脸霞 。
巫云将楚雨 。
只恐翩然去 。
我有合欢杯 。
为君聊挽回 。
5.《沁园春·访衡山之顶》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访衡山之顶 , 雪鸿渺渺 , 湘江之上 , 梅竹娟娟 。
寄语波臣 , 传言鸥鹭 , 稳护渠侬书画船 。
含有“林”和“月”字的诗词
含“东”字的诗句有:1. 小梅枝上东君信 。
2. 最爱东山晴后雪 , 软红光里涌银山 。
3. 闻道绮陌东头 , 行人长见 , 帘底纤纤月 。
4. 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 。
5. 行到东溪看水时 , 坐临孤屿发船迟 。
含“林”字的诗句有:1.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2. 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3.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4. 林断山明竹隐墙 。
5. 枫林红透晚烟青 。
“小梅枝上东君信”出处是:《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小梅枝上东君信 。
雪后花期近 。
南枝开尽北枝开 。
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
年年衣袖年年泪 。
总为今朝意 。
问谁同是忆花人 。
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
作者:晏几道(宋代)“最爱东山晴后雪 , 软红光里涌银山”出处是:《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 , 小立春风夕照间 。
最爱东山晴后雪 , 软红光里涌银山 。
群山雪不到新晴 , 多作泥融少作冰 。
最爱东山晴后雪 , 却愁宜看不宜登 。
作者:杨万里(宋代)“闻道绮陌东头 , 行人长见 , 帘底纤纤月”出处是:《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野棠花落 , 又匆匆过了 , 清明时节 。
刬地东风欺客梦 , 一枕云屏寒怯 。
曲岸持觞 , 垂杨系马 , 此地曾经别 。
楼空人去 , 旧游飞燕能说 。
闻道绮陌东头 , 行人长见 , 帘底纤纤月 。
旧恨春江流不断 , 新恨云山千叠 。
料得明朝 , 尊前重见 , 镜里花难折 。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作者:辛弃疾(宋代)“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出处是:《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 , 自爱铿然曳杖声 。
作者:苏轼(宋代)“行到东溪看水时 , 坐临孤屿发船迟”出处是:《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 , 坐临孤屿发船迟 。
野凫眠岸有闲意 , 老树着花无丑枝 。
短短蒲茸齐似剪 , 平平沙石净于筛 。
情虽不厌住不得 , 薄暮归来车马疲 。
作者:梅尧臣(宋代)“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出处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作者:苏轼(宋代)“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出处是:《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相留 一作:留人)作者:李煜(五代)“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出处是:《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作者:李白(唐代)“林断山明竹隐墙”出处是:《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 。
乱蝉衰草小池塘 。
翻空白鸟时时见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村舍外 , 古城旁 。
杖藜徐步转斜阳 。
殷勤昨夜三更雨 , 又得浮生一日凉 。
作者:苏轼(宋代)“枫林红透晚烟青”出处是:《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枫林红透晚烟青 。
客思满鸥汀 。
二十年来 , 无家种竹 , 犹借竹为名 。
春风未了秋风到 , 老去万缘轻 。
只把平生 , 闲吟闲咏 , 谱作棹歌声 。
作者:蒋捷(宋代)
关于柳树的诗词
咏柳诗 柳树属于杨柳科 , 品种繁多 , 据知有三千多种 , 遍布世界各地 。
我国的柳树品种也多达五十余种 , 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柳、长叶柳居多 。
自古以来 , 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 。
人们借助抒情媒介 , 通过感情渲泄 , 以柳入诗 , 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其中就有咏柳的诗 。
诗说“昔我往矣 , 扬柳依依” , 诗借助柳絮依依 , 寄托怀往之情 。
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条 。
不知细叶谁栽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诗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 ,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 , 别出心裁地呕歌了迷人的春天 。
在春风吹拂之下 , 柳树抽芽长叶 , 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 , “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 , 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 , 弱不胜莺的风姿 , 描写得细致入微 。
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 勾引春风无限情 。
白雪花繁空扑地 , 绿丝条弱不胜莺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 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 , 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 杨花晴后自飞飞 。
为将纤质凌清镜 , 湿却无穹不得归 。
这里 , 杨花即柳絮 。
夕阳胡畔柳絮满天 , 杨花飘落水面 , 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 。
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 , 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 自飞晴野雪朦朦 。
百花长恨风吹落 , 唯有杨花独爱风 。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 。
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 , 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 。
它不惧怕风吹雨打 , 反而凭借风力 , 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 , 别具一格 。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 争禁三起又三眠 。
丝丝愁绪随风乱 , 濯濯丰姿著雨妍 。
古渡欲牵游子棹 , 离亭留赠旅人鞭 。
一声长笛河槁晚 , 回首苍茫几树烟 。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 , 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 。
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 , 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 。
柳树被人格化了 。
暮色苍茫中 , 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 , 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
我国古代与柳有关的掌故就更多了 , 这里仅举一例 。
清代西征大将军左宗棠斩驴的故事和后人的颂诗 , 至今仍在西北地区广为传颂 。
清朝同治年间 , 俄国军队霸占北疆领土 , 朝廷派左宗棠为大将军 , 西征抗敌 。
同治五年(1866年) , 左军挥师入甘 , 但见沿途“赤地如剥 , 秃山千里 , 黄沙飞扬 。
”左即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 , 必以植树迎候 , 否则 , 无论巡抚、县令 , 提头来见 。
”军令如山倒 , 很快地 , 大军明天到哪 , 树就先天栽到了哪 。
左率军一路厮杀到北疆 。
返回时 , 沿途已是“千里陇原 , 柳絮娜娜” 。
在凯旋途中 , 左宗棠见一些树皮剥落 , 以致枯死 。
左下车细看 , 发现一棵树下系着一头驴子 , 它正在啃柳树的皮 , 左宗棠当即火冒三丈 , 下令侍卫 , 将驴牵到酒泉城内鼓楼下 , 然后击鼓传令 , 集合军民、官吏前来听令受训 。
左站在鼓楼上 , 下令当众斩杀驴子 , 并宣布 , 若有人胆敢破坏柳树 , 与驴同罪 , 格斩勿论 。
人们心胆俱惊 , 谁也不敢再伤一棵柳树 , 几年以后 , 柳树成荫 。
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左大将军植树爱柳的功劳 , 就将左公西征时所栽的柳树起名为“左公柳” , 甘肃巡抚杨昌浚 , 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 以赞颂此项功德 。
诗云: 大将西征人未还 , 湘湖子弟满天山 。
新栽杨柳三千里 , 引得春风度玉关 。
柳树柳诗 , 令人感叹 。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关于林黛玉的诗词】
推荐阅读
- 续字怎么拼
- 辣炒乌鸡、油爆小河虾、秋葵大虾怎么制作
- 花里胡哨的意思 花里胡哨是什么梗
- 向量的数量积几何意义 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 网络资讯:MMORPG 是什么
- 微信音乐怎么下载
- 电脑怎么重装系统_电脑怎么重装系统
- 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顺利召开 阿尔法蛋吸引与会者
- 祛斑方法 祛斑方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