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这个词产生于什么时代( 四 )


礼崩乐坏这个词产生于什么时代

文章插图
(六)
在韩原之战战后问题的处置上,也体现出了秦穆公的胸怀大度和厚德宽仁 。
秦军回到雍城,穆姬听说弟弟夷吾被俘,就以死相逼,求秦穆公释放 。周天子知道此事后,也派人前来为同宗的夷吾说情 。秦穆公从秦国的长远发展着想,并未为难晋惠公和一众俘虏,而且晋惠公在秦国的生活起居,还都是按照国君的规格对待 。
年底,秦穆公和晋惠公订立了盟约,晋惠公遵守先前承诺,把河西土地献给秦国,并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而秦穆公把女儿怀赢嫁给晋太子圉 。
这一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穆公又给晋国送去了粮食,说道:我怨恨他们的国君,但怜悯晋国的百姓 。我只有这样多树立德行,有才干的人才能追随我 。
礼崩乐坏这个词产生于什么时代

文章插图
反观晋惠公,他回国后,一踏上晋国的土地,就杀了反战主和的庆郑,然后再入都城 。晋惠公也对韩原之战的失利也作了反思,但把原因归咎于父亲晋献公 。当初,秦穆公求娶晋国长公主穆姬时,晋献公让占卜官算了一卦,卦象显示,男子杀羊时没有血,女子提着筐篮而没东西装,这表示做事无收获 。而且西面邻国责备,晋国无法应付,不吉 。所以,晋惠公对大夫韩简说,如果君父当时听了占卜官的话,我也不会落到现在的地步 。韩简哭笑不得地说:占卜用的龟背、筮草,都是先前生长的东西,是看它的形状和数目来演算,先君所做的败德事情太多了,数得完吗?就是听从了占卜官的话,又有什么益处呢?
礼崩乐坏这个词产生于什么时代

文章插图
韩原之战已过去了二千六百多年,硝烟早已散尽,战场遗址也近乎难寻,但这次战争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感悟的东西,正像司马迁老夫子创作《史记》时,在编制《六国年表第三》的序言中,以有点戏谑的口吻写道:秦最初是个小国,偏僻边远,中原的诸侯们都排斥它,甚至把它和西方的戎翟少数民族相等同,到了献公以后常常在诸侯中称雄 。论秦国的德义不如鲁、卫等国暴戾者的德义,量秦国兵力不如三晋兵力强大,可最终秦国却兼并了天下,并非是靠地理位置的险固和形势的便利,似乎就是上天的帮助了 。学者们受自己学识和见闻的限制,看到秦国称帝的时间不长,不研究它的始终,就因此讥笑它并不敢称道它,这和用耳朵吃饭有什么区别,多么可悲呀!
(此文二0二0年六月二十二日刊载于《雍州文学》,二0二0年初冬修改于上海闵行 。)
文中未经注明的图片均源自网络,在此谨向图片的作者表示谢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