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难解,微博也着急了( 四 )


微博上聚集了各个兴趣圈层的爱好者,这也是微博发展兴趣社区的优势,但“Hobby”作为重点项目,被质疑产品过于复杂、核心功能不明确的问题,不利于用户增长和内容创作生态的构建 。
“星球”类似于“超话”,对原有的社区、明星内容进行移植,也有“一键签到”的熟悉玩法,不仅与微博主站过于相似,也陷入了产品同质化困境,曾经市场中出现的QQ兴趣部落、爱奇艺泡泡、腾讯doki等也有着同样的内容属性和玩法 。如今“星球”在苹果商店已下架 。
微博从未放弃打造“下一个爆款”,以及寻找更多营收来源 。从竞争激烈的短视频、直播行业,到内容社区“本业”领域拓展产品,微博也曾以略显激进的态度拓荒,但尚未获得成功 。
03
用户还在涨,变现却不易
广告、电商、会员付费,都是互联网变现的方向 。微博于2021年开始商业变现之路,至今已有十年,庞大的流量始终是微博商业模式的基础,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护城河 。
疫情影响了广告市场,但也给了微博用户增长的机遇 。每当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微博在内的线上社交平台便会迎来一波流量 。为了拉新,微博实行了两年的社区建设,比如将“超话”放入首页一级入口,使得用户更容易进入超话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加强用户连接 。
微博的用户增长较为可观 。微博财报显示,2022年9月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为5.84亿,同比净增1100万用户,移动端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数的95%;2022年9月的日活跃用户数为2.53亿,同比净增约500万用户 。
但考虑到中国网民的总体规模以及净增量,微博已经触到流量天花板 。作为对比的是,据QuestMobile数据,2022年1-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的净增量约为1500万 。

老问题难解,微博也着急了

文章插图
图源QuestMobile
用户增长有限,是互联网平台面临的共同困境 。对于微博而言,其所面临的的挑战,更在于用户粘性较弱,无法带动用户的付费和消费能力 。
单日使用时长是用户粘性的体现之一,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微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36.43分钟,低于小红书的57.24分钟,也低于快手、抖音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分别为133.45分钟、105.68分钟) 。
这直接反映了微博生态是否健康 。借助明星和“饭圈”,微博商业化曾突飞猛进,但随着“饭圈”乱象的激增,随之而来的是用户体验下降、监管治理,取消明星艺人榜单、规范粉丝群体账号后,微博的业绩也变得更加惨淡 。除此之外,影响微博生态的还有屡屡出现的刷量事件、注水现象等不良风气 。
在并不健康的生态环境下,微博拓展短视频、直播、甚至是兴趣社区,更是在给生态治理加重负担,这些乱象与平台氛围也可能迁移到新产品、新平台上 。
用户粘性和内容生态,让微博的变现之路难上加难 。
为了让用户付费,微博做了许多努力,也有不少“黑历史” 。今年8 月,微博推出“改名卡”功能,售价118元/张,有效期31天,1张改名卡可修改1次昵称,用户可无限购买 。因一张“改名卡”的价格超过了年费会员(108元一年),用户质疑声不断,纷纷表示不愿“买单” 。不久后,微博紧急下线该功能 。
根据财报,微博增值服务业务已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2022年三季度,微博增值服务为60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 。
考虑到新业务的拓展不力,微博增值服务收入的下降,可能主要源于会员服务收入的减少 。
坎坷的商业化,加上疫情影响,微博的业务拓展不得不冷静冷静,开始考虑屯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