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然而,我注定无法停留,在爬完仙山,逛完仙村后,又奔向前方的仙谷,感受夏日的激情 。葛仙山下仙谷漂流,和曾经体验过的许多漂流相比,不惊险不刺激,却自有一股仙气,且是亲子漂流的绝佳选择 。看着边上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像得到了全世界一般的孩子们,也慢慢投入其中,毕竟,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虹桥上,左手文学、右手生活
葛仙山脚下,还有一个有着浪漫名字的村落,虹桥上,它是欧阳修后裔第三十五代孙居住的地方 。迁居此地数百年后的今天,欧阳修的后人们翻开尘封多年的《欧阳家谱》,找回整个欧阳家族的记忆,他们将《欧阳家训》,写在门口、挂在墙上,用行动,重建了自己的心灵家园,实现了一场家族文化的复兴 。
几年前偶然经过虹桥上时,只是感慨村口的两棵大树、几座古桥,如果没有人提及,并不会将他们与文豪欧阳修联系在一起,毕竟,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人们都过着平凡的生活 。然而,这一次走进,却有一种归园田居的浪漫,舍不得打破,也舍不得离开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村口见证时光的古树古桥、村里干净整洁的道路屋舍、村后绿色生态的果林公园,是乡村真正应该有的样子,没有不合时宜的闯入者,有的只是绿水与青山,有的只是最美的乡愁 。然而,虹桥上留下的,不仅仅是乡愁,更是家族千年的传承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欧阳宗谱,欧阳的姓氏,骨子里的崇文尚学,便是虹桥上最深处的根 。
欧阳氏家族的家谱,传到宋代欧阳修时,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 。它们修谱的体例,也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 。欧阳家族的后世,虽迁居各地,却延续着欧阳修的编写,记载着欧阳家族的世系繁衍,直至今日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传统文化或许没落过,但我们终会拾起曾经的骄傲 。尘封多年的家谱如今被郑重其事翻开,虹桥上的欧阳后人谈起祖先的事迹滔滔不绝;六一草堂渐渐成为村里人向往的地方,右手是老人日常的生活,左手却是欧阳修文化的传承地 。如今,这里的人们依旧写不出欧阳修那般的文章,也没有达成“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是诗人”的理想,却铭记了家风家训,将礼与义刻在心里,也懂得了“不应忘却来时路”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三清媚文学社在暑假的每周末都会招募会员来教虹桥上的小学生写作文、讲述欧阳修的故事,来这里上课的女老师们总是谦逊地微笑,听她们上课,引发了孩子们无数的乐趣和遐想 。不少陪读的学生家长也渐渐养成了在门外听讲的习惯 。为了扎根虹桥上,三清媚文学社还在村后建了一座文学苑,一个不大的四合院,却是全国作家的心灵栖息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认真生活、静心创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一个知名的创作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