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
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
品德生活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内容品德生活(社会)作为课程改革新设置的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力图体现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低年段将品德课与生活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此项举措的最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将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使这种道德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儿童四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也即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的 。课程设计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 。我们认为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这还不是这种关注的根本 。这种关注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我们争取通过本门课程的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 。在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我们所倡导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生活 。我们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也并不排除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只是我们认为没有儿童的今天,对明天的追求就会落空,不能为明天而牺牲今天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 。重视现实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 。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间接经验的获得 。标准对儿童应具有的相关知识也作了精心的考虑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生活为课程基础,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应当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观点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 。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尊重儿童必定内在地包含了对儿童的引导 。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设置一门课程就体现了这种引导 。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 。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我们认为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只有这样的引导才是正确有效的引导 。课程努力在积极引导与尊重儿童的内在结合上走出有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 。它既扬弃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不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行为约束的做法,同时也决不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种否定价值引导,要求教育者在价值教育中持价值中立的价值相对主义之路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当今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 。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 。随之而萌发相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但在以往的课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种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强调认知,割裂了它与情感、态度的联结,在课程教学中只有认知而无体验;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分离其与一定认知、情感倾向之间的关系 。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本应具有完整生命表现、心理结构的人往往被人为肢解,学生作为一个人未能完整的进入课程学习过程 。学习的结果当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发展 。课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个事实世界与价值意义世界二元对立的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 。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按照标准的要求编写理想的教材应当是一种能够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文本,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
推荐阅读
- 刀削面的面怎么和才硬
- 动力公司是干什么的
- 牛肉馅怎么做,家庭牛肉丸子的做法
- 魅蓝blus怎么没有弹窗
- PS油画效果应该咋做,如何把照片处理成油画效果并保持清晰度
- 如何系红领巾,红军为什么系红领巾
- cdr怎样才可以改尺寸
- 饺子皮春饼的做法,老北京春饼店怎么样
- ai如何查看画布大小,ai中如何查看图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