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友教授以《中西文明的本质异同》为题 , 指出讨论东西文明的本质异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因为个体认识很难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同 。从方法论上看 , 探讨东西文明的本质异同 , 主要是探讨深藏在文明经验现象背后的精神性要素 。虽然东西文明存在根本性差异 , 但并非不可以沟通 。首先 , 东西都在追求一种秩序性的生存方式 , 东西文明之中的人都是有理性的存在者 。其次 , 就对确定性的追求而言 , 西方偏重于对物理世界的确定性之追求 , 而中国则偏重对于人的世界的确定性之追求 。
陈立胜教授将“道”“心”“圣人”“圣经”这四个结构性因素看作中西文明互鉴的一个基本义理间架 。他认为 , “道”-“心”-“圣人”-“圣经”形成环环相扣的结构:“道”之为“道”乃在于其作为生命之常道为“圣人”所先觉、先知 , 载之于“圣经” , 并不断为后世所承传、所体证 , 而成为“心”之所同然者;“心”之为“心”乃在于其作为“道心”为“圣人”所传、为“圣经”所印证;“圣人”之为“圣人”乃在于其“心”纯乎“道” , 其圣言载之于圣经;“圣经”之为“圣经”乃在于其所载乃“圣人”之“言” , 乃“道”之“言” , 乃“注明”吾人“本心”之言 。这四个因素都具有无远弗届的开放性与超越性这一共同特征 , 这个开放性、超越性在根本上乃是“生命意义”的开放性、超越性 , 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2022 “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中西文明本质异同”圆桌会召开】陈赟教授的发言题为《中西文明异同与中国的道路》 , 提出大一统作为中国文明的系统性成就 , 它缩微在“天下型国家”之中 。区别于西方文明基于多极张力结构下的自主与竞争乃至冲突 , 中华文明鼓励多元差异 , 但更主张在更高的共识下互补共生 。多民族共生的关键在于“一体” , 即以“中国”为不同地区性族群的共识性凝聚中心 , 以礼义作为华夷之辩的文明论归属 , 以斯文作为超越具体社会或具体时代的文化宇宙 , 以经史作为历史性民族的处变之道 。回到主题 , 陈赟教授认为 , 平视中西文化的时代已然来临 , 当前的时代任务就在于消化西方文明的前提下 , 返本开新 。
在讨论环节 , 吴飞教授向冯时研究员请教了对于格物致知以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和守一的哲学观三者关系的理解 。冯时研究员从文字正读的角度予以回应 。格者 , 至也 , 至的对象是自然界的所有事物 。因此格物的含义是人对自然或者本体的观察和分析 , 通过这种认知方式获得知识 。他指出 , 这种对格物的理解涉及中西文明的本质差异 。按照中国对格物的理解 , 知识是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分析得来 , 而并非由自己想象出来再用逻辑去完善 。由此 , 冯时研究员提及了对科学与实证主义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实际造就了中华文明是追求真理的文明 。又因为人在观察客观世界的时候会去效仿世界 , 这也就导致人必然选择顺应天道与自然 , 从而产生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和守一的哲学观一方面指中道 , 人们在观察自然也就会发现自然界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中道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阴阳和合才能够生 , 这也是取自中道 。另一方面则是指天地之中 , 具有政治观和宗教观的意蕴 , 正是对中的恪守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一统且绵延数千年没有中断的王朝 , 始终没有分裂 。对于彭成义副研究员提出东西文明之同的问题 , 吴根友教授认为 , 从哲学观念的角度看 , 自从基督教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 , 中西文明相异之处更多 , 共通之处较少 , 但仍需要析同中之异 , 求异中之同 。陈立胜教授指出 , 生活在不同文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 , 其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与价值观念肯定存在诸多“异”与“隔”的一面 , 但是人类之为人类 , “同”与“通”才是根源性的 , 这是中西文明对话与互鉴的前提 。文明之为文明即是让人脱离“野蛮”、实现人性 , 在全球化时代下如何克服野蛮、成就丰富多彩的人性则是文明对话与互鉴的终极目的 。
推荐阅读
- 怎么知道自己家WiFi密码,wifi怎么看是绑的那个号码
- 华为手机声控叫什么名字
- 画图工具应该咋调整的大小,怎么使用画图工具调整大小尺寸
- ai文件应该怎么样才能打开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哪首诗
- Word应该怎么样转换成Excel表格
- 三两面条有多少,三下锅里面都有什么
- Excel文件要咋算年龄
- 自尊自爱小故事30字,在什么中自愈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