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群聊 群聊被网络暴力

互联网的讨论模式经历了这样一种趋势——从圈子讨论变成了开放讨论,但开放讨论在降低用户参与门槛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误解与网络暴力现象 。在这一背景下,重归圈子讨论是趋势所在 。

规范网络群聊 群聊被网络暴力

文章插图
不知从何时开始,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什么观点,都会有人跑过来评论几句,倘若立场稍有偏颇,持相反观点的人便会火速到达战场开始“撕”你 。
网络暴力更是屡见不鲜:
如果哪个大V发布了不恰当的言论,立刻会有人排着队“问候全家”;
若你碰巧在某个明星的微博评论里说了句不该说的,那“黑粉”们会追到你的社交帐号,以十年为单位深度挖掘,把你曾经的失言挂出来 。
喷子、杠精不知不觉成为了我们使用社交网络的一大困扰,不止在微博上,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任何可以被陌生人转帖和评论的社交产品似乎都是如此 。
然而,在早期互联网用户的眼中,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似乎并非如此 。
早期的论坛,譬如西祠胡同、榕树下,和一些高校BBS,都聚集了大批有才之士 。
思维的碰撞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创意和作品,也成就了一批非凡的互联网用户 。有些至今还活跃在科技、影视、文学各个领域,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能通过流传的作品感受到曾经盛景 。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情况发生了改变:
信息流和无限度开放分享逐渐成为了社交资讯产品的新趋势,大量资讯无差别涌入的同时,人们也明显感受到了整个互联网信息质量的下降 。
越来越多的优质用户受到驱逐,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键盘侠”和“喷子” 。
高质量的讨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公共平台上频繁发生的骂战 。
为什么网上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同陌生人战斗呢?
5月,纽约客的一位采访人员在《Group Chats Are Making the Internet Fun Again》一文中分析了这一现象,归纳出“圈子模式”与“开放讨论”两种模式,得出了开放讨论让互联网观感变差,而圈子模式能使之回归正轨的结论 。
一、圈子模式vs开放讨论在纽约客的文章中,将互联网的“观感变差”归结于互联网的讨论模式从圈子讨论变成了开放讨论 。
这并不是说开放讨论不好,而是在没有合理的产品支持的情况下,开放讨论参与的人数“太多”确实会让人觉得讨论更加无效 。
从产品形态来划分,早期的互联网模式可以称为是圈子模式 。
每个圈子都是基于共同的兴趣专长扎堆讨论的独立生态系统,系统内部有创意的提出者、有内容的生产者、有围观叫好的观众、有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大家针对圈子所围绕的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友好相处,同时对于其他不感兴趣的圈子仅保持最基本的、善意的讨论 。
在这种模式下,在某一个“圈子”内内容产出质量不足的人和讨论不友好的人,很容易被圈子内形成的规则(如群规、版规、论坛规)淘汰 。
能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贡献者,也很容易在圈子内规则的激励下获得更多的发声机会(如论坛置顶、群公告、成为版主等) 。
简单来说:“圈子就这么小,你干了什么事儿大家都清楚 。”
而以Facebook、Twitter,微博为代表的信息流产品模式更趋向于广场社交,用户看到的是热点推送、商业投放、关注动态等一系列经算法整合过的内容 。
每个话题下的讨论人人都可以参与评判,圈子的概念逐渐模糊 。
关于每个话题的自治权正在瓦解,低质量内容贡献者可以依靠海量产出占据话语权,亦没有合适的机制保障高质量内容贡献者的发声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