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见人心上一句是什么?这句诗出自何处?

这个问题是:“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出自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
前言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一看就是标准的律诗句式 , 这种句式出自民间的俗语可能性不大 , 基本可以肯定是诗人的作品 。
关于这两句的出处有几种 , 最早的是两位诗僧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 。
一、唐宋诗僧唐宋出现很多著名的诗僧 , 这些僧人在出家以前大多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例如著名诗僧“无本” , 本是落第的举子 。后来遇到贵人韩愈 , 在其劝说下还了俗 , 竟然又中了进士 , 其俗家名字叫做贾岛 。
唐朝另一位著名诗僧皎然 , 俗姓谢 , 字清昼 , 人家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在宋朝有一位诗僧叫做道潜 , 另有法名为参廖子 , 是苏轼和秦观的好友 。苏轼认为其”诗句清绝 , 可与林逋相上下 , 而通了道义 , 见之令人萧然”(《与文与可》) 。苏轼那首著名的《八声甘州·寄参廖子》就是好写给他的: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 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 , 西兴浦口 , 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 , 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 白首忘机 。
记取西湖西畔 , 正暮山好处 , 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 , 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 , 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 , 不应回首 , 为我沾衣 。
道潜因为受到苏轼的牵连 , 被勒令还俗 , 后来得到昭雪 , 又重新削发为僧 。
而“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两句诗 , 最早就出于宋朝的诗僧 。
二、两位诗僧的偈语偈语是佛经中的唱颂词 , 非常像诗 , 有的不太押韵 , 有的其实就是押韵的诗 。例如禅宗六祖慧能的著名偈语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说起“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其实在宋朝有两位诗僧写过 。
其一叫做释道川 , 他在宋高宗建炎初剃度 。他有《颂古二十八首》 , 其中第二十七首中前面有四句:
将杖探其水 , 方知水浅深 , 路遥知马力 , 岁久辨人心 。
这四句是仄起仄收的五言近体绝句 。这首诗全诗为:
将杖探其水 , 方知水浅深 。路遥知马力 , 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 , 父不慈 。恭而无礼 , 亲而有疏 。不入惊人浪 , 难逢称意鱼 。
其二是另外一位诗僧:释道宁(1053~1113) , 在蒋山泉禅师门下出家 。道宁俗姓王 , 歙溪(今安徽歙县)人 。宋徽宗时期政和三年去世 , 有诗一百三十二首传世 。
他的《偈六十九首》第三十首写到:
报慈一言 , 千圣不传 。即时妙会 , 火里生莲 。路遥知马力 , 岁久见人心 。
从记录来看 , 释道宁早于释道川 , 不过也不敢说这两句一定是他的原创 。或许有更早的诗人用过也未可知 。
两位诗僧的偈语分别是:岁久辨人心 , 岁久见人心 。在后来的书中被演化成了:【日】久见人心、【事】久见人心 。
三、两本古书在宋元期间有两本古书中 , 可以讲到这两句话 。
1、《名贤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