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什么意思,悲悯情怀有什么特点?

悲乃慈悲、悯乃怜悯 , 悲悯一词意即慈悲怜悯之意 , 指一个人对他人或者其他生命所经受的苦难 , 具有感同身受的情怀 。悲悯是一种高贵而高雅的情怀 , 它可以使人灵魂净化、思想升华 , 可以使人从中滋生出崇高感与神圣感 , 让人为之感动 。清乾隆初年 , 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 , 为一幅墨竹图题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对老百姓的那种悲悯情怀溢于言表 。
悲悯情怀是对受难者的同情 。在特殊情况下 , 给受难者一声问候、一种理解、一份尊重都足以让人感动 。在悲悯情怀下 , 人们可以给予受难者应有的同情、怜悯、帮助 , 使人从中感到温暖、得到鼓舞 , 增强战胜苦难的信心 。这种给予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 , 也不是俯身相就的可怜 , 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理解、同情与关爱 。
悲悯是一个人应有的情怀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悲悯的德行 , 具有这样的德行就能为别人设身处地考虑 , 就能在别人危难之际施以援手 , 助以一臂之力 。悲悯的人绝不会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 更不会冷嘲热讽、落井下石 。
培养后辈包括儿女、学生具有悲悯情怀 , 是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责任 。一个具有悲悯之心的社会才是可爱的社会、美好的社会 , 否则就会充满冷漠 。一个优秀的父母总会让儿女学会同情弱者、帮助他人 。一个优秀的老师总会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摒除歧视、消除冷漠 , 学会悲悯 。一个人对于他人悲惨遭遇的冷漠 , 是一种无情的表现 。既然可以对他人冷漠 , 当然可能延及父母、兄弟姐妹 , 若是如此 , 就是教育的失败 , 也是父母、家庭乃至社会与国家的悲哀 。
悲悯的对象是一切生命 。悲悯首先是对人的 , 对他人的 , 包括亲友、同学、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 。悲悯包括但并不限于对人 , 还应该延伸到小动物乃至其他生命 。要让所有的儿童、年轻人乃至成年人都明白 , 人类不应该是残忍的 , 每一个人不应该是冷漠的 。即便是对小动物 , 我们绝无伤害它们的理由 。扫地恐伤蝼蚁命 , 爱惜飞蛾纱照灯 , 就是这样的情怀 。当我们发现小朋友有伤害小动物的行为时 , 必须严加制止 , 善加引导 。当发现有小动物受伤时 , 要培养小朋友的怜悯品德 , 甚至一起关爱小动物 , 使小朋友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关爱 , 以培养其爱心 。
悲悯是一种崇高的情怀 。每当我们读到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不能不为之感动 。
由此联想到杜甫笔下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 仿佛听到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怜悯是什么意思,悲悯情怀有什么特点?】悲悯情怀可以让人变得崇高 。一个没有悲悯情怀的人不是君子 , 不是高尚的人 , 甚至不是一个具有人性关怀的人 。对别人的关怀 , 是付出、是责任 , 还是快乐 。能帮助别人是上天赐予自己的机会 。悲悯与乐助最终是对悲悯者自身的人格提升、心灵净化、道德完善 。帮助别人与完善自己本来就是一体之两面 。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需要道德崇高感 , 它不是高人一等的炫耀 , 而是助人为乐的体现 , 得到的是内在欣慰与满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