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美好寓意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说到重阳节,在现代人心中的分量似乎远不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说到重阳节的传统,人们似乎只记得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说到重阳节的意味,人们还会首先想到那些传诵千古的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佳节又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总之,人们对重阳有着一份轻视;剩下的重视里,充斥的又多是风雅的印象和感受 。而重阳节的初衷和真意,却隐没在现代的喧嚣里,鲜有人晓 。是时候重新彰明重阳所蕴含的厚重内涵的时候了 。
这份内涵,古今糅合,包含四重进境 。其中的每一重,都值得并需要中华儿女所铭记 。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是中华自古以来所承续的大传统,还是现代社会所急缺的药 。
敬祖——重阳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 。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
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
中国数千年来承袭了祭祖的传统,其中有着多重心理作用,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便是受儒家影响,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
而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正日渐淡薄 。这让现代人失去的,是“家”所蕴含的最温情也是最根基的凝聚力,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沉淀和厚重 。
敬老——重阳日还是新时代中国的“老人节”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设宴求寿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

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三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包括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