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 何为父道?在春秋时期 , 家庭组成非现在的三口小家 , 而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大家庭 , 因此 , 作为家父 , 持家有道是其基本职责:要有远见 , 要能光耀门楣 , 同时 , 须以身示范 , 使家风不坠 , 而非目光短浅 , 行为猥琐 , 无家父风范 。因此 , 家父是整个家庭的榜样和家庭尊严的人格化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从此章可看到 , 治事之道是家风、家传的核心 , 同时也是社会治理关系的基本模板 , 君则若父 , 不具私心 , 为民代言 。太史公《史记》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 , 下辨人事之纪 , 别嫌疑 , 明是非 , 定犹豫 , 善善恶恶 , 先贤贱不肖 , 存亡国、继绝世 , 补敝起废 , 王道之大者也 。拨乱世反之正 , 莫过于《春秋》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 , 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 , 必陷篡弑之诛 。夫君不君则犯 , 臣不臣则诛 , 父不父则无道 , 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 , 天下之大过也 。故《春秋》者 , 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 , 禁未然之前;法 , 施已然之后 。法之所为用者易见 , 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第四 , 何为子道?子曰:“父在 , 观其志;父没 ,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此章指出了仁道在子这一身份上体现 , 志于道对于家子是首位的 , 即需有成人、治国安邦之志;而家父殁后 , 家子成为了新家父了 , 这里 , 家父的“行”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了 。家子的志、行、言符合仁道 , 能够促进自身内在自主人格的发展 , 成为自觉自言之人 , 这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子曰:“父母在 , 不远游 , 游必有方 。”子曰:“弟子 , 入则孝 , 出则悌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这些均为子道 。可以讲 , 子道与君子之道高度相合 , 能够实现礼崩乐坏变动社会生存者 , 既是君子之道 ,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 也是为人子之道 。
第五 , 依《论语》整体解释 , 君、臣、父、子道均需依赖于仁道的阐释 , 然长期以来 , 基于松散的语录体的解读 , 使得仁学支离破碎 , 仁道隐晦 。由此 , 君臣父子之道就落入到“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三纲五常的僵化不变的教条之中了 , 远离仁学之道了 。其实 , 若依体系化解释之 , 是推导不出三纲五常的结论的 。但若是依整体化解读之 , 此章为12.11章 , 系12.6章子张问明章之下 , 一者对己之明 , 一者对政之明 , 一种下来 , 凡三层次 , 本章和12.10为第三层次 , 均是对仁道的高度概括 , 崇德辨惑即是仁道在自我实践中的应用 , 而12.11章即是仁道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 最为根本的作用即在于正名 , 即对君臣父子之道的明 , 这也《子路篇》的“正名章”完全对应起来了 , 《子路篇》系仁学为政思想如何实践的全面展开 。由此 , 可见 , 依体系化解读之 , 就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现本章的原貌和放置此处的目的 , 而且 , 以仁道释之 , 符合孔子和《论语》编辑者的原义 , 可防止非《论语》思想混入 , 徒增烦恼尔!
推荐阅读
- 丁母忧是什么意思 丁忧是什么意思
- 名字带君字好不好 君是什么意思
- 煮豆燃萁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 眼坦坦是什么意思 眼是什么意思
- 会合的反义词是什么 终于的近义词是什么
- q235是碳素结构钢吗 q235是什么材料
- 月球为什么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地球的什么?
- c开头是什么车?搞不懂的“字母”,今天全部弄清楚
- 掌中宝是鸡的哪个部位?掌中宝通常指的是鸡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