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的”字说起
陈春文
有一次批改高一新生的作文,我发现一个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通篇该分别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方,他全部用的是“的”字 。
我发现一处,改一处,并给这个字加一个圈 。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的作文里加圈的字越来越多,最后一数,居然有28处 。
我找到他,指着他的作文本上这些加圈的别字,耐心解释这些词的不同用法 。没等我说完,这个学生争辩道:“电视的字幕上也是这么写的 。”
我说:“并非所有影视传媒的字幕上都这样写 。”
接着,他提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随手从我的办公桌上,翻开教科书里鲁迅的《阿Q正传》,让我看其中的一段 。现摘录如下:
(1)《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附注: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原文中的“的”字应写为“地”字 。)
(2)《阿Q正传(第一章):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附注: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原文“锣声镗镗的”、“手舞足蹈的”、“细细的”、“肃然的”中“的”字现在应写作“地”字 。)
他不提,我还把名家、名作中这种原汁原味给忘了 。略作停顿之后,我说:“这是名家、名作的真实记录,他们和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有距离的 。”
接着,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随便翻了几页,找了几个句子中分别含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的示例给他看,学生这才哑口无言,但他的神色,看上去依然是无所适从的样子 。事后,我也陷入了沉思 。
其实,“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很容易区分:结构助词“的”后面接名词,如“我们的祖国”;结构助词“地”后面接动词,如“慢慢地走”;结构助词“得”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气得说不出话来”,“高兴得跳起来”等等 。
从语法的角度上说,“的”、“地”分别是句子前面定语、状语的标志,“得”是句子后面补语的标志 。
“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既然在作用上有明显的区别,当然就不能混为一谈了 。
实际情况是,经常有学生将它们在书面文字中的使用不加区分,即使教师在作文里改过,在课堂上评讲过,在谈话中提醒过,他们中有人还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
看来,这种沿传的错误,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不自觉地潜移默化了,特别是媒体有些字幕的误导,让这种错误在他们的意念里已经形成习惯,很难改变了 。
在我国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因这种错误的先导,在以后逐渐沿用成一种习惯而流传至今的,可以说不乏其例 。
例如,以前,由于医学水平不高,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结构及其机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心之官则思” 。后来,人们才发现,人的思维器官是大脑 。但“心之官则思”这种错误的认识,因为长期应用,而逐渐演变成一种语言表达习惯,被人们认可,并且,还在继续使用 。比如:“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 。
再比如,“打扫卫生”这种说法,早已司空见惯,但细细想来,“卫生”怎么能“打扫”呢?只是,这种错误的表达,不论是语意,还是表达的习惯,已被大众化地理解并接受,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似乎还将继续沿用下去 。
推荐阅读
- 谛听靠什么分辨真假孙悟空? 谛听是什么意思
- 千万别太早抽血查早孕 月经前乳房胀痛是什么原因
- 草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草是什么意思
- 舸是什么意思 食是什么意思
- 可以将文化比喻成什么 文化是什么意思
- tige是什么意思 tiger是什么意思
- 哪些情况影响怀孕 危险期是什么时候
- 钙片咀嚼是什么意思 咀嚼是什么意思
- 父亲节是几月几号?每年公历6月份的第三个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