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观察者观察或发现喻体,这是构成整个事件的第一步;
- 然后,观察者感知喻体所隐含的信息;
- 再然后,理解信息;
- 最后,根据理解的信息达成对本体的认知 。
举个例子:如图一右所描绘的是APP中的返回按钮,本体是系统的“返回”功能,喻体是“向左的箭头”图案,信息是“往后、倒退、返回”等含义 。
当用户第一次发现此按钮时,他会观察到一个向左的图形,并感知到其中“向左”的含义,再加以理解“向左”的正真意思为“返回”,最终达成了对本体的认知,此按钮具有返回功能 。
当此用户行形成记忆后,若再次发现这种按钮,就会马上意识到其返回功能,而不需重新理解 。例子中,用户先后分别经历了初认过程和再认过程 。
图二:初认过程
图三:再认过程
3.2 隐喻所面临的挑战
隐喻之所以能成为认知的手段,是因为上述的认知过程能顺利完成 。所以隐喻所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认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初认过程是非常复杂,包括观察、感知、理解和认知,只要其中一步出错都将使整个认知过程无法完成 。
所以,初认过程中,隐喻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是人的多样性,这里的“人”包括“观察者”和“设计者” 。个体间会存在差异性,如性别、年龄、性格、学历、职位、知识结构、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都会构成个体差异 。
隐喻的挑战在于:
- 一方面,每个观察者对喻体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导致对本体的认知效果也各不相同 。
- 另一方面,设计者和观察者之间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性,甚至设计者与观察者往往不是相同的群体,两者在理解上会出现较大偏差,使得隐喻往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第三,是喻体本身的局限性 。本体作为一种新事物出现时,并不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喻体去隐喻它 。更何况新事物层出不穷,而我们熟知的事物却有限,这使得隐喻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
在再认过程中则不会存在以上问题,因为只要人的记忆一旦形成,就会依照自己的记忆去理解和判断,所谓的本体、喻体、信息甚至观察者本身都是他记忆中的一部分 。当这种记忆被内化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隐喻甚至不用我们思考,身体就已作出反应 。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即观察者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形成记忆,这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而这种付出可能是观察者所不能接受的 。
在常见的APP界面中大部分隐喻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处于再认过程 。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熟悉的隐喻能让用户更好地理解界面,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认知的固化也会一定程度地削弱了设计者的创新能动性 。
四、如何设计界面隐喻
我们常常会误解,认为隐喻设计仅仅是设计喻体 。因为在隐喻涉及的对象中,本体(即系统的功能)往往不可更替,观察者(即用户)更不可控,只有喻体是可以被创造和改变的对象 。
推荐阅读
- 腹胀是什么病的前兆 腹胀是什么原因
- 儿童左眼和右眼视力正常是多少 视力是什么
- 暨是什么意思 湿疹是什么什么
- 二年级数学旋转的定义和特点 旋转是什么
- 常见昆虫100种名字 昆虫是什么
- 手麻木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手麻是什么
- 是什么让我 我这是什么
- 双鱼座属什么生肖厉害 3月3日是什么星座
- 时代少年团鼠标是谁的狗,时代少年团宠物是自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