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初和元代时期 , 达到了山水画发展的黄金阶段 。中国画家在山水画中表现出两种山水画面貌 , 它们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突出 。五代宋初山水画的艺术品格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基调 , 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中后期山水画选择性地继承了前代的山水画图式与理念 , 其率性、淡雅、空灵的绘画面貌表现出独具一格的写意逸格的特质 。这两种风格的形成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在经过不同的积累和沉淀后 , 最终达到各自的高峰 。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元代中后期山水画与五代宋初相比 , 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新特质 。他们选择性地继承了前代的山水图式与理念 , 并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写意的逸格山水 。元代画家强调意趣 , 崇尚“心境”的营造 , 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语言 , 强化了山水画艺术表现力 , 形成了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同五代宋初山水绘画并列的又一座丰碑 , 同时也为明清绘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代宋初山水画与元中后期山水画是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的开创者 , 是两种风格的高峰 。
那么为什么元代中后期的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山水画和五代宋初有所不同?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中国历史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 , 到了元代 , 蒙古族入主中原 , 废掉科举制度 , 将社会阶层分为网十层 , 即“九儒十丐” ,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放到最低值 , 在政治 , 上受到极大的歧视 , 于是读书人隐逸山林 , 沉醉于自然山川 , 终生研究诗文书画追求“梵我合一”的道统精神 。这些现实及社会因素使元朝山水画发展繁荣 。
而在元代中后期 , 能代表文人画成就的画家群体 , 是元四家 。“元四家”这一说法最先见于明代中叶王世贞的《艺苑卮 , 言》:“赵松雪、梅道人吴镇仲圭、大痴老人黄公望子久、黄鹤山樵王蒙叔明 , 元四家也 。高彦敬、倪元镇、方方壶 , 品之逸者 , 盛懋、钱选其次也 。
他将赵孟颊、吴镇、黄公望、王蒙定为元四家 , 而将高克恭、倪瓒、方从义列为四家之后的逸品画家;到了明末 , 董其昌则将赵孟颊剔除而换了倪瓒 , 他说:“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 , 而王蒙、倪瓒、吴仲圭与之对垒 。”就元代绘画的实际情况来看 , 这一排定是符合实际的 。因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均是典型文人 , 分别代表了元代士人阶层的几种类型 , 他们的创作在吸取前人和同代人精华的基础上 , 独树一帜 , 不仅反映了元代绘画成熟后的典型面貌 , 同时具有别人所不能取代的精神内涵和美学价值 。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在精神层面 , 追求自由隐逸是“元四家”山水画艺术的核心因素 。首先 , “元四家”皆出身于文人士大夫阶层 , 他们与那些职业画家不同 , 作画不为名利 , 只为陶冶性情、即兴抒情 , 于画作中表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 寄托自己的情感 。个人情感世界与客观审美物象的结合为“元四家”山水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