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三 )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此外 , 遗民在宋末元初大量涌现 , 表现出文人们在身份上用这一特殊的精神符号标签 , 来对抗异族统治的民族主义心态 。到14世纪 , 元初移民团体逐渐调零并最终解体 , 取而代之的是逸民 。李珊在《元代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中指出:“逸民”指的是在乱世中为坚守个人志向、节操、在行为上与众不同、不同流合污 , 选择隐居生活的贤者 , 这是一种自觉的叛离 , 是主体自觉地抛弃和放弃各种法度、规则对自身的束缚 , 以维护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元四家的作品即在以上语境中星现各自的独特姿态 。
与宋画相比 , 元四家的绘画呈现出明显的新变特质 ,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从内容上来说 , 元四家注重取材自然而表现心理情态 , 通过“写胸中逸气”进行描绘 。绘画的再现不再是忠于自然的摹写 , 而是将重心移至画家本身 , 从这种角度来说 , 自然的再现转而成为画家表达心性的媒介 。
在题材的表现上 , 元四家以“隐”主的作品居多 , 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秋山招隐图》 , 王蒙的《夏山高隐图》、《花溪渔隐图》 、《溪山高隐图》 , 这些作品中的隐逸观 , 当侧重“隐”字 。他们注重隐逸中逸气的精神渗透 。例如倪瓒通过两面重构而侧重逸气的表达 。他们的画中经常出现象征性的隐逸符号 , 譬如吴镇作品中的渔父题材 , 士人认为渔父题材是隐者和智者的象征 , 渔父借一叶扁舟出没与烟水 , 无羁无挂 , 这种渔父的生活最令人羡慕 , 也颇接近“道” 。
元代中后期的文人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文章插图


元四家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诗境与画境的交集 。画与诗 , 给观者带来了更深层的体验 。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根据题材、媒介以及艺术理想等方面的不同 , 把以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称之为空间艺术 , 而把以诗为代表的文学称之为时间艺术 。以此本文将元四家绘画作品中的画面理解为存在于观者视线里的空间艺术 , 而将画中题诗理解为时间艺术 。对于观画者来说 , 对画面的欣赏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 亦可从局部至整体“卧以游之” 。而对于画中题诗 , 其文学性具有“线性媒介”的特点 , 即诗的文字出现顺序的先后 , 是按照时间状态依次出现在读者的相应映像中 。这是文字的局限性 , 这种局限在诗书画印浑然一体的文人画中 , 却表现为对绘画图像本身的一种补充和升华 。
因此 , 在意境上 , 元四家的山水画都具有诗境之美 。诗境内涵是元山水画极力提倡的重要课题 , 诗情的融入则使意境的创作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元四家山水画的意境创作与五代宋初大不同 , 宋人求理 , 元人尚意 。元代作为一个外族统治的时代 , 民族矛盾尖锐 , 文人们将惨淡的人生际遇同社会民族现实联系起来 , 种种的矛盾和失意 , 渴求与徘徊 , 都在他们的笔下“逸笔草草”之 , 只为“聊以写胸中逸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