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散文名篇:莫高窟 莫高窟课文( 三 )


色流更趋精细 , 这应是五代 。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 , 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 , 由狂放渐趋沉着 。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 , 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 , 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 , 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 。仍然不乏雅丽 , 仍然时见妙笔 , 但欢快的整体气氛 , 已难于找寻 。洞窟外面 , 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 , 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 , 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 , 与陶渊明呼应 。大宋的国土 , 被下坡的颓势 , 被理学的层云 , 被重重的僵持 , 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 , 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 , 稍一梳理 , 已颇觉劳累 , 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 。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 , 整整长达六十华里 。我只不信 , 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 , 哪有这般劳累?
夜已深了 , 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 。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 , 看它睡着了 , 也没有什么奇特 , 低低的 , 静静的 , 荒秃秃的 , 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

余秋雨文化散文名篇:莫高窟 莫高窟课文

文章插图
3
第三天一早 , 我又一次投入人流 , 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 , 尽管毫无自信 。游客各种各样 。有的排着队 , 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 , 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 , 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 。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 , 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 , 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offield) , 让不同的游客摄取 。听故事 , 学艺术 , 探历史 , 寻文化 , 都未尝不可 。一切伟大的艺术 , 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 。它们为观看都存在 , 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 。一堵壁画 , 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 , 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游客们在观看壁画 , 也在观看自己 。于是 , 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 , 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 。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 , 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 。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 , 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 。它似乎还要深得多 , 复杂得多 , 也神奇得多 。
它是一种聚会 , 一种感召 。它把人性神化 , 付诸造型 ,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 于是 , 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
它是一种狂欢 , 一种释放 。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 , 时空飞腾 , 于是 , 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 , 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 。在这里 , 狂欢是天然秩序 , 释放是天赋人格 , 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 , 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 。只要知闻它的人 , 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 , 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