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中期到晚期 阿尔兹海默症能活多久( 四 )


C.异常的脑脊液生物标记
淀粉样蛋白1-42(A1-42)浓度降低,总Tau蛋白浓度升高 , 或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升高 , 或此三者的组合 。
将来发现并经验证的生物标记 。
D.PET功能神经影像的特异性成像
双侧颞、顶叶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
其他经验证的配体 , 包括匹兹堡复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亚乙基丙二氰(18F-FDDNP) 。
E.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AD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
排除标准:
病史:突然发病;早期出现下列症状:步态障碍 , 癫痫发作 , 行为改变 。
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表现 , 包括轻偏瘫 , 感觉缺失 , 视野缺损;早期锥体外系症状 。
其他内科疾病 , 严重到足以引起记忆和相关症状:非AD痴呆、严重抑郁、脑血管病、中毒和代谢异常 , 这些还需要特殊检查 。与感染性或血管性损伤相一致的颞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号异常 。

确诊AD的标准:
如果有以下表现 , 即可确诊AD:既有临床又有组织病理(脑活检或尸检)的证据 , 与NIA-Reagan要求的AD尸检确诊标准一致 。两方面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
既有临床又有遗传学(1号、14号或21号染色体的突变)的AD诊断证据;两方面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
治疗技术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 , 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 , 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 。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 。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 。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 。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 , 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
(2)抗抑郁药 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 , 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 。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 。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 , 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 , 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 , 百优解) , 口服;舍曲林(左洛复) , 口服 。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 。但氟西汀半衰期长 , 老年人宜慎用 。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 。但应使用小剂量 , 并及时停药 , 以防发生毒副反应 。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 。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 , 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 , 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 , 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 , 宜监测ECG 。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 , 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 , 疗效较好 。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 , 适合老年病人 。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
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 , 延缓疾病进展 。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 , 新药层出不穷 , 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 , 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 。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 , 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