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五 )


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 。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 。又各捉蜘蛛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 。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民间亦效之 。

只是这一切随着马嵬坡之变而烟消云散,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唐玄宗“上穷碧落下黄泉”寻得杨贵妃的魂魄,悲凉地忆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古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文章插图
明 仇英 《乞巧图》局部
宋代的七夕夜
车马嗔咽、相次壅遏、至夜方散

宋代的七夕节热闹非凡,《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中都有很多记载 。

《东京梦华录》中写: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 。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 。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 。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 。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 。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 。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冑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 。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 。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 。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尚 。

古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文章插图
并蒂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