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弦左手演奏技术与训练 弹三弦的正确姿势( 四 )


③换把与音准:三弦无品 , 所以演奏中的音准较难掌握 。因此 , 在学习三弦的过程中 , 音准训练总是占很大比例 。三弦的音准主要依靠演奏百思特网者良好的听觉和较强的把位概念 , 初学换把时也可利用视觉对音位的控制 。但最主要还是靠敏锐的听辨能力 。训练要点:在换把过程中 , 演奏者对将要弹出的音高应具备预先的内心听觉 , 当音一弹出后 , 就能立即判断出音的准确与否 , 如果有误 , 手指可迅速调整 , 最终形成准确的左手换把距离感和位置感 。
对于三弦这种长颈乐器来说 , 掌握换把技术对演奏好快速乐曲和提高音准至关重要 。所以 , 认真分析研究左手的换把技术 , 将有助于三弦演奏技术的提高和音乐表现力的增强 。
四、揉弦
揉弦是一种润色性技法 , 它具有延长余音美化旋律和音色 , 增强乐曲的歌唱性 , 进而丰富表情和提高表现力的作用 。揉弦的运用非常广泛 , 它是演奏者内心对音色要求的具体反映 。
三弦左手的揉弦极具特点 , 这与其无品的形制密切相关 。三弦在揉弦时手指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 最大程度地接触琴弦,并在指板上自由地滑动 。由于三弦颈长,音距较远 , 音位较大 , 使得三弦的揉弦可产生很大的幅度, 甚至和滑音相结合, 形成“移指滑揉”( 即揉弦过程中手指在指板上作较大幅度的上下移动) 。在移指滑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受音律约束的音响效果(如模仿“京剧道白”、“自然之声”等) , 正符合了各地民族音乐风格中追求不稳定乐音(音高的曲线状变化)因素的特点 , 成为三弦体现中国民族传统音乐音腔的重要手段 。
揉弦是按音手指以其所按的谱标音为基准 , 在琴杆上以左右移动或上下滑动来改变所按琴弦的张力或长短 , 从而获得有规律有韵味的音波效果 。三弦揉弦可根据动作方式具体分为“滑揉”(上下)和“吟揉”(左右) 。滑揉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来获得音波效果 。在肩关节的支撑下 , 手臂带动手腕再带动手掌、手指沿着琴弦作上下滑动 , 即为滑揉 。在滑揉中 , 手指关节没有独立的屈伸动作 , 手指与手腕的动作同步进行 , 手指在整个揉弦过程中始终保持按音的状态 。滑揉又可分为大滑揉(一般在大二度音程以内)和小滑揉(一般在小二度音程以内):滑揉较适于表现凄愁怨苦、如泣如诉的悲哀情绪 , 在风格性较强的乐曲中使用较多 。小滑揉则可表现欢快、诙谐、风趣的情绪 。吟揉, 手臂放松 , 手腕给予一定的支撑 , 手指关节在按音位置上做屈伸动作 , 使琴弦左右摆动来改变琴弦的张力 , 获得音波效果 。吟揉多在中、老弦及低音区使用 。滑揉与吟揉在音响上是有区别的 , 吟揉的音波效果更明显 。揉弦训练要点:保持手形 , 手心要与琴弦的方向一致 , 手腕、手掌、小臂肌都要放松 , 以手掌自然上下摆动来带动手指的滑动 , 且忌用力托琴杆而影响手掌的摆动 , 要始终保持揉弦在松弛的状态下进行 。揉弦幅度和频率要均匀(特殊效果需要例外) , 要与琴弦震动的频率、幅度成正比(低音区幅度大 , 速度慢 , 高音区反之) , 并且要和乐曲要求的情绪及需要获得的音响相一致 。
在三弦演奏中 , 揉弦是变化无穷的 。如音头揉、音中揉、音尾揉及快、慢、大、小揉等 。根据不同乐曲所需要表现的某种特定情绪,有时还使用由慢渐快的揉;由大变小、逐渐逝去的揉弦;迟到的揉弦等 。一般说来,演奏优美抒情之曲调时,揉弦动作较舒缓 , 幅度稍大;演奏激昂之曲调时 , 揉弦动作较快 , 幅度稍小 。各种方式的揉弦分别与右手多种多样的发音动作配合在一起 , 就会产生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 , 使演奏者拥有了无限广阔的音乐再创作天地 。如三弦演奏的《陈杏元和番》 。这是一首悲曲 , 全曲充满了微妙游移的“张”与“弛”;三弦由g1音向e音和d1音往b音的半音连续下行中的移指大滑揉, 中弦g1音以及子弦老弦“清角(fa)”音的滑揉和吟揉 , 表现出一种悲腔 , 更使忧怨情怀显现于指里音间 。又如三弦协奏曲《红梅》中的主要旋律二《绣红旗》里 , 这是全曲中最动情的段落 , 旋律音调细腻、深沉 , 音乐语言柔中有刚 。在这里揉弦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及发挥 。总之,揉弦无论视其动或是听其音,都要给人自然协调、缓急适度、圆润悦耳、柔美动听、恰到好处的美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