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要科学地开展合作学习 , 使合作学习产生应有的教学效益 , 教师必须掌握合作学习的运作理念 。

合作学习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合作学习理论

文章插图


1)协作学习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 通过合作和协作 , 完成学习任务 , 提高学习成绩 , 这是合作学习倡导者们的最初出发点 , 也是我们在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目标 。
2)学生主体观 。合作学习模式恰好适应了学生主体的教学需要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自主能动学习为主 , 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辅导和引路的作用 , 把学生摆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 。要设计选择利于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 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 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
3)面向全体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是实现这以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 , 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优、中、差三类搭配安排的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作 , 一定要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出发 , 一方面编组中小组成员应由有差异的学生组成 , 另一方面要从便于学习后进生充分参与学习上设计学习方式 , 安排学习内容 , 保证学生的全体参与 , 全体提高 。
4)创新教学观 。合作学习是创新教学的极好方式 。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学习 , 全体参与 , 加上小组讨论和活动的形式 , 都为学校进行创新教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 诸如观察、操作、试验、或语言交际等 , 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文化知识 , 还学会了学习 , 学会了创造 , 形成了创新能力 。
5)教师主导观 。在合作学习中 , 学生主体的参与与发展 , 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培养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 , 其关键在于激励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 , 为学生的参与创设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愉悦和思维智慧的教学环境氛围 , 从而产生师生合作参与、和谐共振的激励场面 , 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 。
6)新型师生观 。在合作学习中 ,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情感相通、亲密无间、心理相容的朋友性关系 。合作学习的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 , 进而达成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 , 以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 。
7)信息同步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和学生输入的信息量必须保持同步、相当 , 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信息量的优化 。一节课教学信息量的确定受诸多因素制约 , 比如教师的传授水平和能力、以及信息传递手段等等 , 因此 , 教师要兼顾多种因素的要求确定信息量 , 并形成序列刺激 , 以激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 , 保持活跃情绪和积极进取心理 。
8)思维同步观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 , 师生的思维是否保持同步和统一 , 是师生和谐合作的基础 。教与学思维的异步化和低层次化都是违背师生合作原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