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的意思( 四 )




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的意思

文章插图
图自/视觉中国



《陈情表》
有这样一种说法: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 。
片段节选: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这些被称为“教科书”的课文,
竟充溢着如此丰沛的情感,
竟能如此常读常新,
在多年后仍让人大为感触,
你是否也对此略感惊讶?
这种时间和经历带来的体悟转变,
不限于语文课本里的这一篇篇佳作,
人生路上许多“当时惘然”的事与物,
又何尝不是在时光流转中,
生发出许多全新的感受呢?


交给被这些课文感动过的你
一起留下你学生时代的记忆吧!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