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想象的诗句

1、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天》李贺(唐代)
释义: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
2、王子吹笙鹅管长 , 呼龙耕烟种瑶草 。——《天上谣》李贺(唐代)
释义: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
3、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
释义: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4、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释义: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
5、纪叟黄泉里 , 还应酿老春 。——《哭宣城善酿纪叟》李白(唐代)
释义: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 。
6、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玉阶怨》李白(唐代)
释义: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
7、魄依钩样?。戎鸷夯?。——《月》薛涛(唐代)
释义: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
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白居易(唐代)
释义: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
9、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明月夜留别》李冶(唐代)
释义: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 。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 。
10、江月去人只数尺 , 风灯照夜欲三更 。——《漫成一绝》杜甫(唐代)
释义: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 , 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
在古典诗词中,运用想象的句子有哪些?1.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李白 《夜宿山寺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
——李白《赠汪伦》4.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木兰诗》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6.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7.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9.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送武判官归京》11.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李白 《宣州 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1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14. 想象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漫漫 。
——欧阳詹《题延平剑潭》15.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关于想像的诗句1、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梦天》李贺(唐代) 释义: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 , 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
2、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
——《天上谣》李贺(唐代) 释义: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 , 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
3、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 释义: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 , 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4、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释义: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
5、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
——《哭宣城善酿纪叟》李白(唐代) 释义: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 。
6、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玉阶怨》李白(唐代) 释义: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
7、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
——《月》薛涛(唐代) 释义: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
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描写想象的诗句】——《暮江吟》白居易(唐代) 释义: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
9、离人无语月无声 , 明月有光人有情 。
——《明月夜留别》李冶(唐代) 释义: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 。
此时万籁俱寂 , 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 。
10、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漫成一绝》杜甫(唐代) 释义: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
...
联想和想象的诗歌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思考:这首诗的题目中有“思家”二字,第三、四句却写家人谈论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赏析:这种巧妙的构思,使表达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诗人不写自己思念家人,却想象家人谈论自己、挂念自己的情景,从而将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表现得更深切感人. 【示例2】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感情的?赏析:这首诗通过写除夕夜独处异乡旅馆中的作者想象故乡亲友对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之思念,衬托了自己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借助想象,跨越时间,由现在想到将来,以将来写现在. 【示例3】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考:请分析这首诗中的想象.赏析:本诗通过写作者想象在将来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今夜的相思之苦,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示例4】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思考: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赏析: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 , 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朋友上船.诗的后两句为虚拟:在不久的将来 , 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 , 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很好地表现了惆怅别情.
古典诗词中运用想象的句子写出两句,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 ——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
俯视洛阳川 , 茫茫走胡兵 。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
春暮西园展开想象描述出诗句中的画面和意境100字左右【年代】:唐【作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
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 。
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 。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 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 , 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
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 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 , 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 , 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
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 , 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 , 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
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 。
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
三月 , 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
“孤帆远影碧空?。そ旒柿?。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 扬帆而去 , 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 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
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 , 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 , 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 , 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 , 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
赞同3|评论(1)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