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首当代名家写的宛转表达这种情况的唯美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
梨花带雨
文/李者也
一夜春风万蕾绽,千树欲嫁皆争恋 。
却是花多媒妁少,可叹群芳空斗艳 。
最怜篱边数枝远,将老仍无蜂蝶眷 。
莫问梨花何带雨,垂泪正因伤心黯 。
【注】“中国鸭梨之乡”,位于山东省冠县 。每年举办梨花节,连片梨园数十万亩,面积之广 , 全国罕见 。东汉时期就开始种梨,明清时期所产之梨曾为皇宫贡品 。百年老树遍布梨园 , 春天梨花盛开 , 堆雪铺玉,若置仙境,心醉神怡 。远望 , 一片片如烟似雾;近看,一株株粉妆玉琢 。主要景点有梨王宫、结义园、梨仙居、百草园、亲情园、观花园、御宿园、吉祥园、养生园、贡梨园、林间娱乐园、寒露寺遗址、群梨荟萃园等60多个 。
形容“不受美色干扰”的诗词有哪些? 坐怀不乱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
”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人来投宿 , 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
此外 , 他为人刚正不阿 , 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 。
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 。
...
有没有表达失落、落寞心情的古诗词?钗头凤(陆游)红酥手 , 黄藤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 春如旧 , 人空瘦 。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世情薄 , 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
难 , 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
瞒,瞒,瞒!
有没有一句谚语或者古语,来形容一个人一直不受人待见,突然有人重... 出自《送魏倅》 宋 王炎 。
原文:俗士不闻道,利欲熏其心 。
阳浮外酬酢 , 中有机阱深 。
宛陵有君子,殊不同今人 。
矫矫鹓鹭姿,入俗不受尘 。
挹这淡于水,即之暖如春 。
笔端奏金石,妙处无新陈 。
念我久顿挫,晚岁乘朱轮 。
烹鲜易以扰,御黠难使驯 。
赖有贤贰车,一心同抚循 。
遂于吏事外,拂拭绿绮琴 。
为我肯属耳 , 领会山水音 。
持此定交契,愈久情愈亲 。
东风二月初,梅花照溪津 。
语别一杯酒 , 莫辞十分斟 。
聚散亦常事,岂必含酸辛 。
重念发种种 , 不禁忧患侵 。
君今入观阙,我亦返山林 。
行藏异涂辙,可日再盍簪 。
所蕴勿卷怀 , 朝廷须世臣 。
描写时间的诗句?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5、花儿还有重开日 , 人生没有再少年 。
6.一日无二晨 , 时间不重临 。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9.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 , 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
——鲁 迅 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得也是“今” 。
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
——李大钊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
时间有限 , 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
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
——斯宾塞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但 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 , 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
(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
(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
(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
(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 , 总还是有的 。
(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
(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
(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
(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
(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 , 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世人若被明日累 , 春去秋来老将至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
(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
(文嘉《今日诗》)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末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诚然 ,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 。
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科学巨匠文艺大师,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体会吧 。
歌德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的自述是他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情的最好注脚:“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 。
”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 , 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日语、英语、世界语等几门外语,完成了《海边诊所》的翻译 。
一个身体的三分之二都失去知觉的高位截瘫患者,一个残疾者的生命为何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异彩?原因之一不是由于她抓紧了分分秒秒的富贵时光 , 增中了生命的活力吗? 鲁迅的成功 , 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 , 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
他说过:「时间 , 就像海绵里的水 , 只要你挤 , 总是有的 。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
他一生多病 , 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
「美国人说 , 时间就是金钱 。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聚萤读书 车胤 , 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 。
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 。
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 。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 , 大家就觉得扫兴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
描写大海的古诗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
曹操此篇 , 《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
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 。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 。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 , 经 徐无山 , 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
九月,胜利回师 , 途经碣石等地 , 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 , 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 。
“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
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 ,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 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 。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 , 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 。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 。
在我国文学史上 , 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 , 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 , 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 , 日、月、星、 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
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 , 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
(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 , 曹操以前似还不...
对诗词要准备什么 诗词一般来说包括唐诗宋词 。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
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 , 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 , 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 。
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 。
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 , 确乎很难 。
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 。
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 。
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 , 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
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 , 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 。
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 。
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 , 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 。
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 , 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 , 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 , 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 。
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 , 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
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 , 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 。
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 , 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 , 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 , 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
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 , 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 。
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 。
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 , 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 。
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 , 江上流莺独坐听 。
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 。
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
求教关于古诗词的阅读方法他们说的原也不错 只是太多你不愿意看 我觉得读诗就别去看别人的评论,先自己看看 找个比较静的环境 仔细品味象上面说到的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只有有过那种生活经历的人才有感觉 强求不得 我们强调心领神会 也是这个意思 你联想一下 这个人从前离开时 妻子折柳伤别离 , 杨柳拂水两依依 , 回来时呢 ,大雪纷纷 夜归人(雨是下雪的意思,名做动),想象一下 一年将?。缪┮构槿?……那时怎样的感受再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是怎样的柔肠千转 感慨和怅然……读诗是要品的 用心去感受 感受古人的心 若是 你有所会意时定会 有一种 自己的心弦被拨动了 轻轻颤抖的感觉 那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呵呵 献丑了
一片槐树叶诗词的创作很重视意象的创造, 这首诗就用一片虽然枯干... 离开祖国大陆多年的诗 人,一天偶翻一本诗集,发现 其中夹有一片故土的槐树叶,睹物思乡,灵感 闪现,从一个独特的审美角度写出了自己的 “乡愁”6 诗的第一节前三行采用类似于叠句的形 式,连用五个“最”字,三个“一片”,复杂之情 , 油然而生 。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 最可宝贵的一片”,诗人从感情的意念着笔,加 强渲染,赞誉之情,力透纸背 。
“而又是最使人 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笔锋陡转,真情毕 现,诗人多年来的内心苦楚,不言而喻,思乡之 情,可想而知 。
第四句末尾点出了吟咏的对象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色彩的黯 淡,物象的奇特,本来没有感情的自然景物,却 从外形的意蕴的深处触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 恋之情,物我同化 , 韵味无穷 。
第二节交待了“槐树叶”的非凡来历 , 使主 题进一步升华 。
“忘了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 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检来的了” , 不管是在 “江南”,或是“江北”,总归它来自海峡对岸的 故土,当初它“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如 今时隔多年 , 仍没有“些微的损坏” 。
读来朴实 无华,言简而意丰,物小而情浓 。
【表述不受尊重不受重视的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深的湖有多少米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 赞美华山的诗词
- 形容消失的诗词有哪些?
- 关于春天的古诗名句,
- 彩月归。出自哪首诗词
- 美的热水器保修政策 热水器保修多久
- 皮肤长肉疙瘩是什么病 皮肤长肉疙瘩是不是艾滋病
- 右卵巢多囊样改变是怎么回事 右卵巢多囊样改变是怎么引起的
- 喝蒲公英茶的好处和坏处 喝蒲公英茶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