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
路遥山高水长 。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
令人拍案叫绝 。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
风吹日晒雨淋 。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
更种花 。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师蚕
教子教女 ,
辛勤半辈 。
满头白发,
甘乳一生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 。(出去不祥)
如何利用古诗文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利用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 。
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 , 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 。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 , 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一、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 , 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
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
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
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教育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朝书画家颜真卿的《劝学》 , 它告诫莘莘学子要刻苦读书,勤奋学习,不要等到白了头再去后悔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 。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 。
永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是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 , 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
人要想不断地进步 , 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
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
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通过朗诵这些诗歌,孩子们定会受到一些启发 , 得到一些启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
三、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教育 清朝诗人钱鹤滩有一首著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 , 明日何其多 。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
”这首明日歌对学生的震动挺大的,因为学生普遍比较懒惰 , 总是爱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去做,学了这首诗以后,孩子们珍惜时间的行动更加自觉了,“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也不再拖拉 。
晋代的陶渊明也曾写下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的诗句 , 勉励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 , 因为“岁月不待人” 。
四、一言为重百金轻――诚信教育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 , 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 , 极言诚信的重要 。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
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语》曰:言必信,行必果 。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单纯靠道德说教是不管用的,读古诗名句,了解古人的做法和决心 , 对孩子们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
五、春蚕到死丝方尽——奉献教育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
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这是龚自珍的铮铮誓言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人生格言和处世态度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悲天悯人之心 。
学生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受到教育? 六、寸草尚报三春晖——孝道教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
”动物尚且知道孝顺父母长辈,人更要孝敬长辈 。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学到这首诗的时候 , 孩子们的眼中有了点点闪光的泪花 。
是?。绮萆斜ㄈ宏停?何况人呢? 另外,二十四节气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农历节日,不仅在指导农业生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几千年的使用中 , 包容、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
所以,我在课外,对这方面的古诗进行搜集整理 , 指导学生背诵 。
我给我们的古诗背诵命名为“在农历的天空下” 。
冬至那天,我们背诵《立冬即事》《十六字令 冬》,背诵杜甫的《小至 冬至 至后》;小寒时节,我们一起走进梅花诗词之旅,背诵王冕的《白梅》,宋朝林逋的《山园小梅》 , 背诵宋朝陆游的《梅花绝句》……小雪那天,我们一起背诵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唐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接近一年的朗诵中 , 从冬至又到冬至,我们在二十四节气里走了一个来回,不仅增进了学生的课外积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浅议如何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古诗词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爱国主义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 , 促进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繁荣 。
中华古诗词中的爱国情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主要也最为浓郁强烈的情感 。
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长期以来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 。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
”国家之兴衰败亡,牵动着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 。
历代文人墨客虽身处江湖,仍不忘爱国忧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也正是这些爱国诗篇,敲打和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爱国情结,激励他们去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 , 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 。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表达了诗人吞声失路、壮志难酬的无限憾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是陆游殷殷爱国之情从字里行间的进涌而出 , 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
抗金名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词句,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的爱国情结 , 感召着无数胸怀家国的爱国赤子前赴后继 。
教学时,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从小积淀强烈的爱国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毕生心血 。
二、利用古诗词加强情谊教育情谊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包括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两方面 。
亲情是人之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亲情教育自然也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点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对手足亲情的无限牵挂与思念 , 溢于言表,透于纸背 , 让人感动至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表达了对无私伟大母爱的讴歌与赞美;“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更生,相煎何太急 。
”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手足相怜,不应互相迫害、泯灭人伦 。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因诗施教,引导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切感知亲人对自己的款款深情和殷殷关爱 , 身体力行的去回报亲情,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 帮助学生维系良好稳定的亲情关系 。
友情是人际伦理道德的又一组成部分 。
自然,情谊教育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 。
古人向来重视友情,珍惜友情,讴歌深厚真挚的友情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赞颂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表明自己冰清玉洁心志的同时,更多的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之情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名句,则是诗人对友人远离的依依惜别之情的传唱 。
想到友人此去,西出阳关,路途遥远 , 边关荒凉,人地生疏,相见何期?离愁徒增,别恨陡涨 。
诗人没有更多言语表白 , 惜别之情于频频劝酒的细微举动中自然流泻而出 。
教学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感知诗句大意 , 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 教育他们要与人真情相见、坦诚相待,结为志同道合的学友,珍惜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
三、利用古诗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证 。
没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 很难想象学生会走向成功 。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诗词深意 , 适时地拓展延伸诗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吟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我们从简练概括的字句中感受的不仅是诗人高昂的情调和豪放的胸怀 , 而且被诗人目光的远大、气概的豪迈和勇于攀登、胜凌绝顶的豪情壮志所感染,也因此会立下“凌绝顶,览众山”的雄心壮志 。
诵读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我们会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 。
学习苏轼词句“谁言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黄发唱白鸡 。
”我们自然被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乐观上进的旷达所感染,身处逆境,既要乐观上进 , 又要珍惜时间 , 有所作为 。
毋需更多举例,这些言情写志的诗篇,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 。
教学时,我们可以适时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 教育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壮志 , 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腾飞而努力学习 。
比喻教师教育学生的古诗 5个字的对于语文这门功课的功利的态度,有可能戕害它的生命力和情感影响 。
复旦附中的高一学生武亦姝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引起了人们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广泛讨论 。
她的出色与复旦附中的语文教育有关吗?如果她是让她的对手、文学博士都相形见绌的天才 , 是否可以映射出当下从中学到大学的语文教育的不足 , 以及语文教育对于古典经典的不够重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更好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样的?而更好的语文教育方法又是什么样的?追溯现代国文教育诞生之初,可以发现这一连串对于语文教学的担忧其实并不新鲜 。
自国文教育现代化始,对“国文程度”低落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 1917年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文学改良诌议》以“改良八事” 即“ 须言之有物” 、“ 不摹仿古人” 、“ 须讲求文法” 、“ 不作无病之呻吟” 、“ 务去滥调套话” 、“ 不用典” 、“ 不讲对仗” 、“ 不避俗字俗语” ,引起巨大反响 。
1920年1月 , 时任政府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 , 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 , 先改国文为语体文 , 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
”同年4月 , 又通告,规定截止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的教材一律废止 。
由于国文教育与新文化运动之间互相照应的关系,在“言文一致”上的共同要求,语体白话文教材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 , 国文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从20世纪初国文教育现代化开始,对“国文程度”低落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 。
1939年,主持高等考试的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沈士远说:“国文之技术恶劣,思路不清 , 本国历史地理 , 尤多意外之笑话 。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
近代教育家蒋伯潜在出版于1941年的《中学国文教学法》的序言中 , 也发出感叹 , “现在中学生国文程度值一般的低落 , 几以成为大众公认的、无可讳饰的事实 。
”1942年,新文化运动参与者、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和叶圣陶在《国文杂志》的发刊词中曾这么说,“如果认真检讨我国的学校教育,谁都会发见种种不满意之处;训练不切实,教学不得法,是两大项目 。
”虽然同是感慨“国文水平”低落,但是蒋伯潜和朱自清、叶圣陶的担忧却指向完全相反的方面 。
蒋伯潜以清代废除科举为分水岭 , 将国文教育分为“科举时期”和“学校时期” , 而学校时期又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前期以文言文为教材 , 后期以白话文为教材 。
他总结道,科举时期的国文教学与学校时期是不同在于:一,私塾教育与班级制度从师资到教授方式都是不同的;二,科举时期国文是唯一的课程,而学校时期国文只是很多课程中的之一;三,科举时期读的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 而学校里废除“读经” , 读的更多的是选集、零碎的文章,“近来竟采用引车卖浆者之言的语体文” 。
基于以上种种不同,蒋伯潜说,“国文程度的低落,在乎国文教学本身 。
” 与蒋伯潜站在不同阵营 , 倡导新文化、新国文的朱自清虽然承认这种低落,但他怀疑这种低落只是文言文单方面的而已,而不能说国文水平普遍低落了 。
“最近的舆论,以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很低落 , 这种低落,指的是哪方面?……低落主要体现在文言文方面,而白话文反而是大大进步了” 。
更对这种学校国文教育普遍唱衰的社会态度不以为然 。
“单就中学生的文言写作而论,五四运动以来,确有低落的情形,我承认这个 。
但这个低落有它特殊的原因,和学校里训练的宽严好象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
” 左起许昂若、叶圣陶、朱自清、俞平伯 朱自清曾从事过五年中学语文教育,据实际经验,他总结过中学教育之困难,“第一,无论是读是作 , 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 。
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 , 声调的变化等 。
第三 , 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 。
”所以令他和叶圣陶等教育家更加忧心的是,学生困囿于旧式教育 , 务虚而无实,没有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即“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 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
”他们认为,以上的能力并没有在实际教育中实现提升 , 正是因为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对于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知,将国文教育与旧式科举混为一谈 ,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教师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 。
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重起炉灶 。
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 。
” 叶圣陶认为,国文教育水平低下,问题正在于“古典主义的思维”和“旧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现代内容不相符 , 表达形式上又太多程式、腔调 , 目的上又非常“利禄主义”,通常以加官进爵、仕途经济为目的,让学习之人“专做摹仿仿迎合的工夫,非但不能终身受用,而且把心术都弄坏了” 。
此外 , 旧式教育方法又太过重视记诵而非理解,“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 ‘活书橱 ’ , 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 ‘人形鹦鹉 ’,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
” 如何提升国文“学力”?他们编写课本、重拟教学方法 虽然蒋伯潜和朱自清、叶圣陶对于国文教育的担忧具体...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落其实者思其树 , 饮其流者怀其源”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徵调曲》 。
诗文曰:“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 。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诗大意为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 。
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 。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成语“饮水思源”的由来,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的教育 。
(二)春蚕到死丝方?。?蜡炬成灰泪始干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诗文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该诗是一首别后相思之作,诗歌原意是表达相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
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
(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 。
诗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 。
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 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如何进行小学生课外古诗词教学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
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 。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
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 。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 , 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
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 。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
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 , 明晓句意 。
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 。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 。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 。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 , 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 。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 。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 。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 。
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 , 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 。
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 , 江面上是渔火点点 。
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 , 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 。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
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 , 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
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 。
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
”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 ,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 , 学生顿时兴致盎然 。
在播放图像的同时,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 , 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 。
读“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
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 , 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 , 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
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 , 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 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
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古典诗词的时候,只注重工具性 , 即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通常将诗文完整、通顺地给学生翻译一遍了事,并要求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到考试时能够顺利默写名言名句,能够中规中矩地翻译出某些课文中的段落和句子 。
但是这和倡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违背,也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失去了美感 。
因此 , 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
一、教师的人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首要条件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 。
教学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 , 身教胜于言传 。
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明是非、重操守、知廉耻等传统人格中的积极因子灌输给学生,优美和谐的教师语言,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 教师良好的态度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都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起学生的审美热情 , 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 。
二、创设适宜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味美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创设情境,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美、自然美、道德美和人性美等美育因素,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 , 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或者优秀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在美育的氛围中
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怎么加入德育教育一. 背景内容包括: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二. 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2.过程与方法: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方法:即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 , 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1.学法指导方法、或课件.)⑷、程序教学法.b,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 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分对象分类指导)⑸:1.两者密不可分. 教学理念的思考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态度.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也是智力活动.如. 教学目标设计.)⑵.三,有的放矢)⑶.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 操作方法具体明确)⑷、教学形式,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即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⑴.情感、或用演示,随时渗透,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立足反复强化.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学习环境设计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2,这是认识过程、课堂结构.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3、掌握学习教学法、难点(略)四、多形式、智慧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讨论.教师备课方法有.过程与方法: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而重在引导点悟)⑵、或让学生自学.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 知识与技能.3. 前一节课、或评价表……五.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是非智力活动.备学法,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是情感过程.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长期训练).尝试教学法,通常有5种形式.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教学手段、价值观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或用提问.二,掌握学情,让学生效仿.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2.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a.学习的知识一.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它是把教学原则: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 教学重点. 背景内容包括:⑴.)⑶: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⑸.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方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
【关于教育类诗句】
推荐阅读
- 描写北岳恒山的诗句有哪些?
- 祝福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 胆固醇低吃什么好 胆固醇低吃什么中成药
- 治疗神经性耳鸣偏方 治疗神经性耳聋的fx-322出厂了吗
- 出现肿瘤热还能活多久 出现肿瘤热还能治好吗
- 腿弯处的筋痛是什么原因 腿弯处的筋痛是什么原因
- 甲状腺结节4级有良性吗 甲状腺结节4级有毛刺是恶性吗
- 子宫腺肌症能自愈吗 子宫腺肌症能怀孕么
- 胃病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胃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