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 , 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
原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
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 。
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 , 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 , 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 , 深婉动人 。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 , 叛军入白水 , 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 , 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 , 押回长安 。八月 , 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
二、赏析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 , 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
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 。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月夜
夜月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各式有吗有的 , 如下 。
夜月唐刘方平ɡènɡ shēn yuè sè bàn rén jiɑ , 更 深 月 色 半 人 家 ,běi dǒu lán ɡān nán dǒu xié。
北 斗 阑 干 南 斗 斜。
jīn yè piān zhī chūn qì nuǎn ,今 夜 偏 知 春 气 暖,chónɡ shēnɡ xīn tòu lǜ chuānɡ shā。
虫 声 新 透 绿 窗 纱。
月夜这首古诗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
那时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
闺中:内室 。
看,读平声kān 。
怜:想 。
未解:尚不懂得 。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
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
” 虚幌:透明的窗帷 。
幌,帷幔 。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
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
” 扩展资料: 简析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 , 已包含其中 。
“ 双照 ”兼包回忆与希望: 感伤“ 今夜 ”的“独看 ”,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⒍栽率愠畹南M耐杏诓恢昂问薄钡奈蠢?。
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 。
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 , 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
...
古诗 夜月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虫声新透绿窗纱 。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 , 存诗不多 。
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 , 在当时独具一格 。
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 , 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 。
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 。
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 。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
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 。
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 。
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 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 , 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 , 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
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
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 。
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 , 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
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 。
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 。
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 。
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 。
“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 。
“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
这些地方 , 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 。
实际上 , 他的这点诗意体验 , 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 。
刘诗不及苏诗流传 , 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 。
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
刘方平写夜月这首诗的创着背景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 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虫声新透绿窗纱 。
《夜月》又题作《月夜》 。
本诗写的是初春月夜黎明前的情景 。
夜深人静,月光斜照着半边庭院;北斗星和南斗星横斜着,天将亮了 。
低微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透进了绿色的窗纱 , 春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 。
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
以“虫声新透绿窗纱”来表达春回大地的信息,“透”字传神,读来亲切有味 , 境界全出 。
...
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 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
白话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 , 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路断行人 , 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 , 道路为之阻隔 。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
颔联点题 。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 , 也点明时令 。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 , 令人顿生寒意 。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 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
上两联信手挥写 , 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 , 其实不然 。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 , 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 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
“未休兵”则“断人行” , 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 , 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
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
【月夜这首古诗意思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求一首表示童趣的古诗
- 关于青梅的诗句
- 跪求张若虚的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全文朗诵mp3下载
- 求祭奠父母的诗词。急,谢谢!
- 月经期能不能喝益母草 月经期能不能喝益母草颗粒
- 为什么月经发黑量少 为什么月经发黑量少
- 牙龈肿了怎么快速消肿 牙龈肿了怎么快速消肿的药
- 检查幽门螺杆菌挂哪科 检查幽门螺杆菌碳13好还是碳14好
- 吃了地屈孕酮片胖5斤是怎么回事 吃完地屈孕酮片胖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