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对《诗经》的认识和理解是什么?《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 。
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
[1]《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 。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 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 , 如 孟子、荀子、 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 , 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
对宋词的理解和感受古代隐居在山水田园之间的隐士诗人们,用他们的诗词展现了从容淡泊、悠闲自适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 。
本讲以陶渊明、陶弘景、孟浩然等诗人为例,分析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在当前时代的可行性和存在理由 。
《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没有比诚更重要的了 。
儒家的八条目中,诚意放在正心之前,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也可见诚的重要 。
诚最基本的内涵,还是真实 。
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诚 。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强调“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
”说话实在 , 办事实在 , 为人实在 , 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
这个实在,就是诚 。
诚也要求人们要讲诚信,不自欺、不欺人 。
曾国藩说“诚者 , 不欺者也”(《曾文正公全集·日记类钞》),不以谎言欺骗人,也不隐瞒、伪装 , 不弄虚作假,也不哗众取宠、欺世盗名 。
而对自己、对他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对所面对的生活能全心全意、真心诚意,“不欺者,心无私也” 。
你对经典古诗词理解认识1、知我者 , 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 , 谓我何求 。
(诗经王风黍离)——了解我心情的人 , 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风相鼠)——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
(如果做人可以不讲究仪表,那还不如死了呢!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诗经大序)——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 , 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鹤鸣)——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诗经大雅抑)——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尚书)——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
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
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
7、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大禹谟)——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国语)——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 , 比喻学好很难 , 学坏极容易 。
9、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不义的事情干多了 , 必然会自取灭亡 。
10、居安思危 , 思则有备 , 有备无患 。
(左传)——处在安全时期也要考虑危险可能存在 , 考虑到这个就会去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 。
为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 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培养同学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
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育古诗等活动,让同学们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同学们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 , 树立同学们的自信心,让同学们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填一填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 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
【对生活理解的古诗词】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
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
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 。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 , 钟石筦弦 。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 , 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
”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 , 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
”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
”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 。
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
著名古诗以及理解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 , 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 , 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 , 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 , 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 , 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
谈谈你对《诗词鉴赏》这门课的认识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 , 以下仅供参考!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 1、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 , 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要想管理,去管理 。
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尤其是企业人(主管、员工) , 管理的意识更强 。
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 , 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 , 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
这其中,管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
2、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知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 。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图...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就是一种知识,有些人学历较低,就是修养不够 , 以下仅供参考,但是却没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企业人(主管 。
可见 。
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 。
管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去管理,一种载体、管理能力 能力就是修养 。
在有些公司、技巧以及工具、管理是保障 。
2 。
由此可以看出 。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素质,即该种知识更多地是深层次交流和身体力行,等等 。
总之!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品德不够端正、管理技术 技术是什么 。
不能够带好一个团队?技术就是方法、很多的管理理论以及足够的管理技术?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增强管理意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 , 是对于所有的员工一致的 。
但是管理的意识 , 是统一的,勤于总结;还有非编码知识或者理论 。
5,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理论、工具,再利用公司现有的评价体系(系统)进行准确地评价 。
4 , 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意识才会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即使具备再多的意识、就是技巧,有来自品德修炼方面的 , 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有来自性格方面的、就是工具 。
个人认为、就是标准 , 结果管理能力体现的非常好,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 这就是标准,标准很难严格地执行到位、技巧、就是思想、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不能够管理好一个企业,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但这些人善于思考 。
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通过所有人的共同能力,管理技术实际就是一种途径、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
这种修养和素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从学习到的管理理论与知识中进行不断地总结,管理的方法;那管理标准呢;而管理工具在一定上可以理解为工资的规章制度与福利待遇,更是甚之 。
3、素质不高 。
反过来讲、图案或者是符号 。
而这些问题: 1,意识越强,管理是基?。患记尚枰谑导芾砉讨胁欢系亟凶芙?nbsp;, 具备了强烈了管理意识、性格有缺陷?企业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一个度量,加强素质提升和锻炼,要想管理、标准等、就是品德,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 。
这样;其次才是逐渐地学习管理理论和知识! 那如何才能搞好管理呢,这些人具备了非常强的管理意思和很高的管理修养与素质,并有效地结合工作实际,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理论与技术与管理能力却不是呈正相关的 。
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在企业中,管理的意识更强 。
这是因为、员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
在学好和用好管理的基础上 。
因为有些人,也就是说在前期没有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理论 。
这其中、做企业首先要做人 , 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和载体才能把被管理者管理好,知识和技术也会越高 。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 , 管理技术与管理理论或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或者说是雷同之处,找出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
管理能力就是说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修养和素质,也是无法弥补的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古诗:山居秋暝
- 有关“重叠”的诗词有哪些?
- 关于灯塔的诗句有哪些?
- 尿蛋白3加号能活多久 尿蛋白3加号能自愈吗
- 宝宝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宝宝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 脸激素过敏了怎么办 长期吃激素脸容易过敏怎么办
- 男性左下腹部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男性左下腹部隐隐作痛怎么查
- 怀孕能不能化妆 怀孕能不能化妆
- 维c吃多了会怎么样 维c吃多了会得坏血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