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蝶恋花》
〔赏析〕
此词借写离情表现了山河破碎的深愁惨痛 。甲午之战,词人对丧权辱国的现实殊为不满 , 因劾李鸿章而被削职 。这两句当是发自肺腑,眼看祖国河山被帝国主义一寸一寸宰割了,词人心如刀绞,故云“寸寸销魂地” 。近人叶恭绰《广筮中词》评曰“沉痛”,确是中肯之论 。
〔原作〕
九十韶光如梦里 。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
惆怅玉箫催别意 。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
天净沙秋的赏析这首曲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 诗人敏锐抓住秋天的特征进行描写 。
第一句介绍了日落后的景象:诗人来到了一条小村子里 。
天边已挂上了晚霞,每家每户都在烧柴火 。
浓烟从屋顶飘出来 。
老树上,乌鸦正在叫 。
天空中不时飞过一两只大雁 。
后面一句也是写景,但诗人把这句诗中的景物都加上了颜色 。
青色的山 , 碧绿的水 , 五颜六色的草,叶,花。
曲中没有一个秋字,但处处体现着诗人赞美秋天美景,有淡淡的落寞的情感 。
孤独的秋草诗词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 倚阑干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婉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秋晚 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 。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
夜来霜厚?。嬉栋氲秃?。
终南秋雪 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
闲时驻马望 , 高处卷帘看 。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
青苔满阶砌 , 白鸟故迟留 。
有美堂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
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哪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春望诗词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 , 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 ,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 , 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 , 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 , 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 战火仍连续不断 。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凹沂榈滞蚪稹?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 , 很自然地使人共鸣 , 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
表达你对已故亲人或朋友思念的诗词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 。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
(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 。
谁为,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 。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 。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 , 和衣睡倒人怀 。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 , 终日凝眸 。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 , 怎敌他 , 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一声声,一更更 。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恨难平 。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
(万俟咏《长相思》) 东风恶,欢情薄 ,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桃花落,闲池阁 。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 , 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 , 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闲愁最苦 ,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 , 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ㄐ疗病蹲S⑻ń罚?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纵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 。
人间别久不成悲 。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
(姜夔《鹧鸪天》)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 , 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分携路 , 一丝柳 , 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
秋娘渡与泰娘桥 。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 。
诗兴与秋高 。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 , 幽恨不埋黄...
永遇乐 秋草 翻译永遇乐 秋草(清·文廷式)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 。
候雁哀鸣,惊麇昼窜,一片飞蓬卷 。
西风万里 , 逾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 。
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
千秋祇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 。
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 。
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 。
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 。
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
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 。
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 。
②麋,读jūn,獐子,鹿的一种 。
哪一首诗同时描写了:秋花、秋叶、秋虫、秋草、秋雁、秋雨、秋霜? ... 秋来秋去几度忙,秋风秋雨欲断肠 。
??秋幕难消秋夜梦,何怨秋窗锁凄凉 。
??已是深秋寒露重,相思托尽秋吟中 。
??秋诗秋词秋月夜 , 秋灯摇曳秋魂动 。
??飘零秋叶残更数,冷落秋影去无踪 。
??无踪秋迹寻觅处,东篱菊下再相逢 。
??暗沁秋香一缕缕,开遍秋心几丛丛 。
??丛丛秋心谁可明 , 秋霜侵袭何时停 。
??却是霜寒香愈盛,不叫芳心输严冬 。
??便是冬雪风漫漫,也有秋情渺晴空 。
??世人皆叹深秋苦 , 怎知秋日夕阳红 。
??为君翻作深秋曲 , 笑中携同秋意行” 。
求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 《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此时会留恋自己喜爱的即将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这闺中寂寞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昨夜一场“雨疏风骤” , 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不用到户外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狼藉景象 。
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也是由词人的特定心境决定的 。
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这一份对青春美好年华的珍惜,是古往今来的感情敏锐细腻的女子所共有的 。
古代女子的唯一好出路就是寻觅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一位好丈夫 。
所以,少女珍惜青春年华之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丝丝缕缕的“思春”情怀 , 李清照也不例外 。
日后,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深沉的一份情感投入,在早期这些伤春伤怀的作品里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
这首词的构思也十分巧妙,词人用对话构成情感的递进深入 , 用粗心的“卷帘人”来反衬自己的敏感细腻,将少女幽隐不可明说的情怀含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
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 。
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酣恬沉睡的诗人不知拂晓已到,是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 。
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 。
醒来后,诗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风雨,于是便关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 。
诗人听闻啼鸟声的欣喜,对落花的关心,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
这首五言绝句着重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晓之际的舒适甜畅,语意缓缓,对“花落”的担忧也是淡淡而来,渐见深情的 。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改用问句表达 , 《懒起》说:“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
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也有过类似的艺术构思,其《六丑》说:“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
”吐辞典雅的词人 , 将落花比拟作“楚宫倾国”般的美人 , 语意又婉转一层 。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 。
这种被他人反复表述过的诗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构思 。
对话的双方身份明确了,反衬的作用更加明显 。
“绿肥红瘦”的比拟 , 令人耳目一新 。
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 。
宋人对这首词就非常赏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 。
小词云:(词略) , ‘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
”《藏一话腴》甲集卷一则说:“李易安工造语 , 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 , 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求文廷式《蝶恋花》赏析】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 , 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
这时,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 , 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 , 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 , 以致“不辨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 , 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 , 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
”(第25页)王说甚是 。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 , 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关于秋的诗词或散文【标题】:悲秋 【年代】:唐 【作者】:卢殷 【体载】:七绝 【内容】:--------------------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
阶下败兰犹有气 , 手中团扇渐无端 【标题】:悲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载】:五律 【内容】:--------------------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
【标题】: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秋灯如孤萤 , 熠熠耿窗户;秋雨如漏壼,点滴连早暮 。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
三军老不战 , 比屋困征赋 。
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标题】:子夜秋歌 【年代】:南北 【作者】:南北无名 【内容】:-------------------- 秋风入窗里 , 罗帐起飘扬 。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标题】:蝶恋花 【作者】:苏轼 【体载】:词 【内容】:-------------------- 昨夜秋风来万里 。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
有客抱衾愁不寐 。
那堪玉漏长如岁 。
羁舍留连归计未 。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
衣带渐宽无别意 。
新书报我添憔悴 。
【标题】:秋 【年代】:宋 【作者】:程颢 【体载】:七绝 【类别】:记时 【内容】:-------------------- 洗涤炎埃宿雨晴 , 井梧一叶报秋声 。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高蟾 【体载】:七绝 【内容】:--------------------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体载】:七律 【内容】:-------------------- 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王睿 【内容】:-------------------- 蝉噪古槐疏叶下,树衔斜日映孤城 。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无名氏 【体载】:七古 【内容】:-------------------- 月色驱秋下穹昊,梁间燕语辞巢早 。
古苔凝紫贴瑶阶 , 露槿啼红堕江草 。
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 。
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内容】:-------------------- 束带自衡门 , 奉命宰王畿 。
君侯枉高鉴 , 举善掩瑕疵 。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
【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翁洮 【体载】:七律 【内容】:--------------------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 。
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 。
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 。
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标题】:秋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内容】:-------------------- 晚节逢君趣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
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
秋天的赞美诗 秋 它象一个精灵 在久违的梦里踩在云彩而来 带着满眼的金色 和一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 他执着地举着那 从久远的时空中传下来的火把 在茫茫山岗之间 寻找着最后一片绿色 然而 这个世界却和他开着玩笑 时间悄悄将绿色藏在了身后 他一次次翻起路边的石头 挖开山涧的澈澈清泉 一次次在有风的夜里 用身体呵护着烁烁的火把 天亮了 比最勤劳的农夫起得还早 夜黑了 比月亮睡得还晚 他累了 躺在一棵挂满果实的树下 开始抱怨命运的作弄 直到有一天 那硕大的果实将他打醒 听到勤劳的人 在麦田里收获着希望的欢笑 他笑了 开心地笑了 原来那金色是这么的美丽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锎省跤砦?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范仲淹
秋天的诗词 描写秋天的诗句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枫桥夜泊(唐·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七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秋思赠远(唐·张仲素)博山沉燎绝馀香 , 兰烬金檠怨夜长 。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
中秋(唐·杜牧)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立 秋 (宋·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
睡起秋风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
子夜秋歌(南北·无名)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陌上桑》诗词赏析《陌上桑》诗词赏析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 。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 。
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 , 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 。
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之极 。
这一内容与秋胡戏妻的记载有某种相似,或者可以认为《陌上桑》的创作曾经受到了秋胡故事的某些启发 。
据《列女传》和《西京杂记》所说:秋胡新婚方三月,即辞家游宦 。
三年后锦衣还乡,路上遇一采桑女,见而悦之,进行调戏,遭拒绝 。
回到家里,方知刚才那位女子原来是自己妻子 。
其妻也明白了真相,对丈夫的不良品性十分怨恨 , 于是赴沂水而死 。
与秋胡故事相比 , 《陌上桑》内容有两处显著不同,一是罗敷乐观、机智的性格 , 二是作品故事喜剧式的结局,因此,尽管它与秋胡戏妻故事有一定联系,但它又完全是一首独创的作品 。
后来有人把两本牵合在一起 , 如王筠《陌上桑》云:“秋胡始停马,罗敷未满箱 。
”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未尝不可 。
又有人用秋胡故事的模式来解说《陌上桑》,认为“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朱熹) 。
但这一结论难以从《陌上桑》作品本身得到验证 。
理解《陌上桑》应该从作品的实际出发 。
全诗共分三解 。
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 。
第一解从开始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 。
第二解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 , 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 。
第三解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 , 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 。
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 , 然后再洞达其心灵 。
《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 。
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 。
第二、三解,诗人的笔墨从摹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 , 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 , 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
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 , 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概括,事实上 , 作品在这方面也不乏灵活的安排 。
如第一解虽然主要写容貌,“罗敷喜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第二、三解虽然主要揭示她内心情感,但第二解使君立马踟蹰不前,分明又暗中映显出罗敷美貌丽态的魅力,第三解罗敷夸扬丈夫姿容,与一解总述罗敷美好“遥对”(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不正可以见到罗敷本人的倩影吗?诗人笔下的罗敷品貌俱美,从而赋予这一艺术形象更高的审美价值 。
读完全诗,人们对罗敷的喜爱比起诗中那些忘乎所以的观望者的态度来更加深厚真挚,因为他们还仅仅是为罗敷的容貌所吸引,读者却又对罗敷的品格投以敬佩 。
从这一意义上说,《陌上桑》与《诗经·硕人》在摹绘美人的形象方面 , 其区别不仅在于具体手法的不同(这一点下面还会谈到),还在于它由比较单纯地刻画人物的容貌之美进而达到表现性情之美,这后面一点显然在文学形象的创造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 。
如第一解写罗敷之美,不用《硕人》直接形容具体对象容貌的常套,而是采用间接的、静动结合的描写来暗示人物形象的美丽 。
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 , 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 。
前人评汉乐府《江南》诗句“莲叶何田田”,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
”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 。
这话也可以被运用来说明本篇上述诗句的艺术特点 。
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
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 , 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 。
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 。
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 , 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
这是《陌上桑》为描写文学形象提供的新鲜经验 。
《陌上桑》除了从侧面摹写形象外 , 本篇还善...
推荐阅读
- 毛文锡醉花间古诗本词的构思脉络
- 煅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煅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热敷眼睛有什么好处 热敷眼睛有什么好处
- 淋巴癌晚期能活多久 淋巴癌晚期能活多久全身扩散
- 燕麦和麦片的功效区别 燕麦和小麦功效的区别
-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有用吗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 玫瑰糠疹快好了的前兆 玫瑰糠疹快好了小疹子却越来越多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费用多少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费用报销
- 脸上的黑痣能去掉吗 脸上的黑痣能去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