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诸葛亮的诗句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书愤》第二联的“楼船夜雪瓜洲渡”说的是虞允文长江破金兵的故事,后一句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是一场少见的胜利的战役 。宋朝对外民族的战争中,胜利的战役简直是凤毛麟角,难得有几场 , 何况瓜州之役的领导者虞允文以一个文官督师而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自然更成了陆游的“偶像”了 。最后一联更举出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比 。陆游以这些儒将自许,希望能象孔明、虞允文那样为国做一番事业,可惜,“镜中衰鬓已先斑” 。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首诗叙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 , 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另外也倾诉了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评价诸葛亮的诗句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书愤》第二联的“楼船夜雪瓜洲渡”说的是虞允文长江破金兵的故事,后一句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是一场少见的胜利的战役 。
宋朝对外民族的战争中,胜利的战役简直是凤毛麟角,难得有几场 , 何况瓜州之役的领导者虞允文以一个文官督师而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自然更成了陆游的“偶像”了 。
最后一联更举出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比 。
陆游以这些儒将自许,希望能象孔明、虞允文那样为国做一番事业,可惜,“镜中衰鬓已先斑” 。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首诗叙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
刘备去世后 , 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 , 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另外也倾诉了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诗词,和别人对他的评价一、对联:1、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2、上联: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下联: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题山东恒台三贤祠3、上联:草庐三顾 , 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下联: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题湖北襄樊古隆中二、诗词:1、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2、诸葛武侯·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
掉头梁父吟,羞与众争光 。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
3、读诸葛武侯传·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
霸图各未立 , 割据资豪英 。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
当其南阳时 , 陇亩躬自耕 。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
三、评价:1、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 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 , 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 , 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 。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2、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
”3、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
夫变用雅虑 , 审贵垂明 , 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 , 齐高妙之音 , 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 , 此乃管弦之至 , 牙、旷之调也 。
” 四、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 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
诸葛亮幼年丧父 , 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
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 , 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 , 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包括成语,对联,诗词)都有哪些 八阵图·刘禹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 遗恨失吞吴. ------------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答者:烟淼 - 魔法师 四级 10-29 23:31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提起诸葛亮 , 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历代的诗人和民间都有很多精彩的诗句和对联来描述其不凡的业绩. 过去有这样一幅对联概观诸葛亮平生业绩,倒是非常传神.也是历来神化了的观点.当时的上联出来后,很久无人对出,几成“绝对”,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对出下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游三峡的时候逛白帝城,那有个托孤堂,里面就有这样的一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刘备头上缠着绷带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小儿子,床的旁边站列着诸葛亮和一班大臣.当时的背景是刘备兵败东吴,蜀国元气大伤 , 行将就木的他担心蜀国的未来和儿子们的安危,也怕孔明夺位,就故意试探说:“如果我的儿子不行的话,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实诸葛亮的一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诗圣杜甫有一首五绝描绘诸葛亮和此时情形很恰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 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前两句极言诸葛亮之功名,后两句所说兵败东吴,遂成千古遗恨.此时,三国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国再也无所作为.只能修养生息,以待天时. 看三国每每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总觉得沉闷和伤感,特别是以弱小的蜀国去攻打强大的魏国实在是勉强而为.蜀中大将魏延几次劝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没有考虑,我虽然不懂兵法,可也觉得如果老是兵败的话 , 应该考虑变换另一种策略. 再看现代人的观点:《武侯叹》/徐文华 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初看此诗有点别扭,细细思考一下 , 才发现它很新颖,历来都把诸葛亮当作神一样的供奉,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实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原因,过去的汉家正统和历来尊刘贬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诸葛亮的倾向?!不用说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武侯叹》的作者却很清醒,他提出的观点让我们眼睛一亮. 其实诸葛亮的一生何尝不是带点悲情色彩?过去的那种为主尽忠、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可以说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体现. 真正怜惜诸葛亮的是杜甫 , 他还有两首七律写诸葛亮的,对其评价极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有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让后人留下多少叹息!假如诸葛亮跟从曹操,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也许那时的中国早就统一了!
关于诸葛亮的评价 400字左右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 我也十分佩服他 。
【评价诸葛亮的诗句】诸葛亮,字孔明 , 南阳人氏,人称“卧龙” 。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 , 享年54岁 。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 , 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 。
“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 、“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 , 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 。
他知己知彼 , 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 。
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 。
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 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
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 , 发明了脚踏水车 。
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 。
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 。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
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 。
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 。
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
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
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 。
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用于形容诸葛亮的俗语,诗词等. 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的诗句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
” 三顾茅庐 ( 37 、 38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火烧博望坡( 39 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事后诸葛亮 七擒七纵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不出茅庐 知三分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关於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回答者:飘雪穿云掌 - 助理 二级 10-20 20:54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战群儒——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可不是诸葛亮的典故,是始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 。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
草船借箭 ( 46 回)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
不是孔明施妙计 , 周郎安得逞才能?” 七星坛祭风 ( 49 回)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
” 智取华容 ( 50 回) 周瑜决策取荆州 , 诸葛先知第一筹 。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
” 三气周公瑾 ( 51 、 55 、 56 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巧布八阵图 ( 84 回)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
” 七擒孟获( 90 回) 瑶琴三尺胜雄师 , 诸葛西城退敌时 。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
空城计( 95 回)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
” 挥泪斩马谡( 96 回)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 。
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造木牛流马( 102 回)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上方谷困司马( 103 回)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 。
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死诸葛走活仲达( 104 回)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
” 预伏锦囊计( 105 回)
杜甫评价诸葛亮《出师表》的诗句是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1. 出处:《蜀相》《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 , 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
2. 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3.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 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4.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 其诗被称为“诗史”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