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的赏析或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是学生入学后学习古代诗歌的开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 ,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 。具体地说,一是有读一首背一首的习惯;二是有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的习惯 。如果在今后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里切实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这将给以后的诗歌鉴赏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但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学生在当前的年龄段上记忆力强,又习惯于快读,读上四五遍即可成诵;一旦成诵,诵读的兴趣往往消退,对诗中某些词语的意思乃至全诗的内容大意也欠缺认真的思索,这就不利于上述习惯的养成 。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采用灵活的教法,耐心加以引导 。
教初一学生学古诗,居第一位的是诵读 , 但讲解也不可废 , 主要是讲词义和诗句大意,内容稍深一点的也要讲讲背景,但所有这些只宜点到为止,切忌展开 。学诗 , 重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大致说出一点即可 , 用不着去归纳什么“中心意思”;诗的内容可以多解,因此不必强求“统一” 。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挑选某些诗句让学生作具体描述,可以用散文改写诗(全诗或局部),也可以运用启发提问 。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说明]以下内容是按水平较高的教学班的要求写的,水平一般的教学班可据此作适当的调整,少提问,多诵读 , 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或增加默写练习 。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 。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 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 。他做过几任小官 , 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 。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附带说一下 , 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
二、读读讲讲问问 。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 , 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 , 自然非锄不可 。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秽)”,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 , 只作污秽解) 。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 。“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 。不用讲给学生听) 。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 。)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 , 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 。)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
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 , 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 。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
三、总结 。(含背诵检查、默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 , 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 , 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 。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 。”(其五)
《归园田居》的三首古诗(全文)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其三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其五怅恨独策还 , 崎岖历榛曲 。
山涧清且浅 , 遇以濯吾足 。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
欢来苦夕短 , 已复至天旭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 , 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白话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白话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 , 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 , 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 , 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白话译文: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 , 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
《归园田居》其四——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 , 浪莽林野娱 。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
徘徊丘垄间 , 依依昔人居 。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白话译文: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
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 , 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 , 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干株 。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
《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
漉我新熟酒 。
只鸡招近局 。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
白话译文: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榛 。
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 , 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
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
《归园田居》其六——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
白话译文: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
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 , 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
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 , 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语文版)(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狷”长林梢.(正确写法:上四中口下月)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俱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叩门.(4)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6)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皆悲伤.家田输税尽 ,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7)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末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以归园田居为例,说说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楼主你好,总结了很多 , 希望能够帮到你 。
《归园田居》一共5首,描写诗人归隐田园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
在诗人的笔 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 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 。
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情操 。
下面以分别以归园田居前三首(下文分别简称《其一》、《其二》和《其三》)为例简要概括 。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这里就不做字句的翻译了,直接从思想内容入手 。
这首诗全诗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比,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 。
诗文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 , 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和桃李 , 听到犬吠和鸡啼 , 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 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作者的情感在这一句被透彻地表达了出来 。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白日掩荆扉 , 虚室绝尘想 。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
桑麻日已长 , 我土日已广 。
常恐霜霰至 , 零落同草莽 。
这首诗着意书写乡居生活的宁静 。
先是从正面写“静” 。
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 , 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
诗人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这是令人喜悦的,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
——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
”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
这首诗直接描写农事活动,“种豆”,“荷锄”,“戴月而归”,诗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可刚刚开荒的土地是贫瘠的,即使是种上抗贫瘠抗旱能力强的豆类为无济于事,还是“草盛豆苗稀” , 但诗人还是安于这种生活,于是,用“但使愿无违”道出了全诗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心志 。
综合:这两首诗同样用浅易的文字 , 平缓的语调 , 表现深刻的思 想,这是陶渊明的特长 。
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
《归园田居》一共五首,这五首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它们不仅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等几个方面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抒发的感情都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其中的 。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和转折 , 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
在艺术特色上,这几首《归园田居》相似之很多 , 尤其就艺术表现而言,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词: 1、景常:描写最常见的景物,无绮丽怪诞可言; 2、情真:情感真挚,非常贴近生活,字面上易于理解; 3、字易:无生僻字,字字常见,质朴非常; 4、理至:虽然景常,字易,但其中所蕴藏的理趣、意味却非常深厚,特别值得回味 。
附《归园田居》另两首 , 便做参考: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
山涧清且浅 , 遇以濯吾足 。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
归园田居改写成散文人生有对有错,我的真爱没错 。
青山绿水依然,沉淀在岁月里,风儿呜呜着对我的数落 。
笼里的鸟时刻怀想着昨日的树林,池中的鱼不断思念着从前的深潭 。
那悠长而浓郁的乡愁啊,引领着我轻快的脚步,开荒 ,种田,拿起锄头,带着泥土香味的朴素,还有那纯朴的思想写满了山林的叶儿 。
村里的 , 草屋,背朝蓝天,面对大地,浸润在湿漉漉的雾里,流动的空气诉说着它的衷肠 。
柳树与榆树依偎在房后,守护着这村里的宁静 。
桃、李也不寂寞,带着秋的喜悦,收获 。
房门打开 , 一如我咧嘴的笑容 。
远处的山 , 流淌着它的泉,幻化成仙境,闪现于袅袅炊烟中 。
那层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的生活 , 已离我而去 , 我向它们挥挥手,不留下我的微笑,惨痛 。
我听到狗叫,听到它在那里吼,那声音赤裸而自然的,我知道我又回来了,手采着我的菊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的感想赏...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矍着螅?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 , 是以质性自然 , 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 , 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 , 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 , 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 , 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语文必修五中《归去来兮辞》的精讲教案一、《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实录 张岚(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
2.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
2.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忧、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视屏上的《饮酒》(其五) 。
(投影)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学生齐读 。
2.回顾初中所学,初步了解作者 。
师:本诗的作者是谁?生齐:陶渊明 。
师:那么,你们对他的作品(语音强调)了解多少?生1:他写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生2:“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生3:那是《归园田居》生4:还有《归去来兮辞》(全班大笑) 师:很机灵!那他的作品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生1:厌倦官场 生2:想隐居 生3:喜欢桃花源那样的生活 师:向往田园是吗?生齐:是!师:认识很统一?。〈蠹叶济挥型蔷芍?。
陶渊明常在其诗文中表达对隐居生活的自由、悠闲的向往和追求 。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归去来兮辞 并序》,这篇文章被后人视为其“告别官场的宣言书” 。
(投影)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以上用时大约3分钟) 二、初读感知,形成印象1.初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
(学生放声齐读) 师:声音很宏亮,但是有一个字音读错了 。
正文第二节第二句“载欣载奔”的“载”应读“zài”,是“一边……一边……”的意思 。
(以上用时大约3分钟)2.反馈预习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对本文思想情感的看法,现在,我将同学们的看法做了归纳、整理 , 选取以下两类:(投影) 本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喜悦之情 。
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 , 有喜悦,也有忧愁 。
现在,请同学们就从以上两点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理解,注意一定要结合文中的句子,具体分析 。
你们可以找看法相近的同学一起讨论 。
(学生自由讨论,用时3分钟 。
) 三、文本细读,体味情感1.讨论第一类看法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观点:本文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喜悦之情 。
同意的,请说说依据,以及你的分析 。
生1:我认为是 。
文章第三节里写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或命巾车 , 或棹孤舟 。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这明显在说自己常常和人聊聊天 , 种种地,弹弹琴,有的时候还出去游山玩水,自由自在 , 可逍遥了 。
师:这里的“悦”“乐”“情话”“或……或”“棹”几个词该怎么解释?生1:“悦”和“乐”都是意动用法,“情话”是知心话,(师:这是什么文言现象?)古今异义 。
老师,还有什么词?我忘了 。
(生笑) 师:不好意思 , 一下子念太多了 。
还有“或……或”和“棹” 。
生1:哦,“或……或”是“有时……有时”,“棹”是撑船 师:有“船”的意思吗?那么,后面的“舟”又该如何解释?生1:那是“划”或者“撑”的意思,作动词了 。
师:有纵情山水之乐 。
很好,还有吗?(板书:山水之乐) 生2:我觉得“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这几句也写出了作者在家时的悠闲自得 。
师:(如上提问“引”“怡”“眄”“日”“策”几个词的解释以及用法,此处略 。
)有闲居之乐 。
还有新的发现吗?(板书:安居之乐)提示一下,本文除了写自己耕种闲话、徜徉山水、闲居在家 , 还写了哪些事情?比如,第二节都在写闲居生活吗?生3:还写了刚到家的情景 。
师:通过哪些句子表现?当时心情如何?生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其中的“欣”字,表示高兴 。
师:很好,这其中还有一个“奔”字,你们能想象是什么场景吗?生七嘴八舌:边笑边跑 , 有点变态?。ㄈ啾Γ?师:你们不要觉得这位同学说错了,想想,陶渊明这时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看到家却异常得如同一个孩童,可见他此时的心情不是简单用一个“高兴”可以形容的,那应该是?生齐:欣喜若狂 师:对了!家里有什么会让他如此失态呢?文章中有说明吗?生4:因为家里有“稚子” 生5:因为家里有酒喝:“有酒盈樽” 生6:因为家里有老婆 。
(生大笑) 师: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6:酒是他老婆倒的嘛 。
师:非常好 , 你从文本中解读出了言外之意!家中有可爱的孩子、等候的仆人、知心的妻子,对陶渊明来说真可谓是享尽什么之乐?生齐:天伦之乐?。ò迨椋禾炻字郑?生7:老师,我还想到一点 , 作者急着回家,还可以从第一节最后两句看出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师:那么 , 你觉得这两句中哪一个字最有表现力?生7:“恨” 师:什么意思?生7:遗憾 。
师:要知道,那时的船只能走那么快,天刚亮是自然现象,正常情况没什么好遗憾的,作者说“恨”反映了怎样的心情?生齐:归...
《归园田居》、《鹿柴》、《山居秋暝》、《鸟鸣涧》哪首不是王维写...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 , 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 。
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
【《归园田居其三》的赏析或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